。他们的中路军是主力,由辽国最精锐的铁林军统领,战斗力极强。而左右两路则负责迂回包抄,意图对我们形成合围之势。”林宇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向将领们分析着敌情。
“林将军,那我们该如何应对?”一位将领焦急地问道。
林宇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他们来攻。对于辽军的中路主力,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在山谷地带设下埋伏,给予他们迎头痛击,挫其锐气。左右两路敌军,我们则要派出小股精锐部队,不断骚扰他们的行军路线,破坏他们的补给,打乱他们的节奏,使其无法按时与中路军会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八章:大战前夕的风云变幻 (第2/2页)
将领们纷纷点头,对林宇的作战计划表示认同。随后,林宇又对每个将领的具体任务进行了详细的部署,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职责。
在宋朝边疆紧张备战的同时,辽国国内也并非风平浪静。虽然年轻君主决心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来树立威望,但国内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些老臣认为,与宋朝开战风险巨大,宋朝近年来在林宇的治理下,边疆防御日益坚固,贸然进攻未必能取得胜利,反而可能会使辽国陷入战争泥潭,导致国力受损。
然而,年轻君主被之前突袭失败的耻辱冲昏了头脑,听不进这些反对意见。他认为那些老臣是胆小怕事,不思进取。为了压制国内的反对声音,他采取了强硬手段,对一些敢于直言的老臣进行了打压,将他们调离重要职位,同时提拔了一批支持他开战的年轻将领。
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辽国国内的反对声音暂时被压制了下去,但却在国内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一些被打压的老臣心中对年轻君主的做法极为不满,他们虽然表面上不敢再公开反对,但私下里却在密切关注着战争的动向,等待着时机进行反击。
而在国际局势方面,其他周边国家也在密切关注着宋辽之间的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一些国家担心辽国一旦战胜宋朝,将会在地区内一家独大,威胁到自己的利益;而另一些国家则希望能够在宋辽战争中找到机会,获取一些利益。于是,这些国家纷纷开始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军事部署,整个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