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汉入住中枢以来,一直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而蔡锷执掌了陆军部之后更是将军国化的教育发扬光大。他试图效仿日本建立完全军国化的教育制度,但是熟知其根劣型的李汉拒绝了效仿日本进行军国化教育。中国虽然是个汉民族占了主体的国家,但是毕竟还有众多的其他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千万的就有回族跟壮族两个,超过百万的还有满族跟蒙古族。万一真出现了一位希特勒跟日本式的种族狂人,对于这个国家而言绝对是一场灾难。
于是,综合各国的军事教育后,最终英国建立的童军制度被中国高层看中,经过了一年多在政府选中的十几所陆军小学堂小规模推行,总结了一些经验之后,这一次的阅兵式,蔡锷也提议加入其中。李汉也同意了他的建议,一来可以为后面的阅兵烘托气氛,二来也可向西方国家示好,向那些鄙夷中国为野蛮人的国家暗示中国向西方文明学习的决心。
执掌童军军旗的学生走在最前面,在他身后是身着专门服装的各校童军代表,全部是各地的优秀学生,里面还有为数寥寥,但令人眼前一亮的女童军。一张张面孔虽然稚气,但显得那么坚毅、刚强,这是中国的未来……
既然有了童军,学生军也就少不了了。从各地的军校挑选了一批军校学生,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之后,一个数百人的学生军方阵也出现在了阅兵式之上。看过童军方阵后,学生军方阵就多少显示出了威武之气。中国这几年来对于军校学生的招募标准已经严格了不少,在地方打架寻事的混混儿不招,沾碰鸦片毒品的浪荡子也不招,而且军校施行着严格的封闭式教学跟准军事化管理,就是为了培养爱国精神和尚武风气。中华民族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孱弱不堪,血性在一次次地战败中消磨殆尽,重新提倡尚武风气,并非是穷兵黩武或军国主义,相反,是对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整个精神面貌的革新。
学生兵方阵之后还出现了警察方阵,依旧不是正规军方阵,以至于有不少的人心中都出现了些疑惑,甚至一些外国外交官也开始不耐烦了,就在这时候,终于到了所有人都期待的真正阅兵!
“敬礼!”
“以我之躯,重铸长城!”
看着阅兵大道两侧整齐排列的队伍,李汉有些感慨自己终究是后世来的,先知先觉的东西占了太大优势,别的不说,在这阅兵方面,西方各国就是拍马也赶不上了这一次大阅兵,既是给这个长期被列强欺凌的民族一点信心,也该向列强展示一下武力了。中国的崛起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二次革命、护国战争跟随后的统一战争是磨难,中日、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