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师团。他在报告中亲自如此写道:“……南洋之资源虽已入我帝国之手,但北有英法阻路,东有米国,南有英人之殖民地澳洲。看似潜力无限,实则已无扩张之前途……北上乃我国之国策。大陆之资源非比海岛,或百倍而不止。今日中国之资,余盖以为中国之所以能在几年间有复苏之相。除中国之总统之政治外,丰富百倍于我帝国之资源,乃为中国自欧战中累计巨额财富,为扩军打下坚实之基础!”
寺内正毅召见他,他直面而言:“此乃万古少有之大机遇也,北之恶邻露国爆发革命。如今国内社会之党人粗鄙不堪,少有能贤之臣。因此不但内有前保皇派作乱,外有英法诸国敌视,出钱出资以遏制之。我帝国当抓住此时机,以雄兵出之以干涉。一来可为我国获取重利,二来也可重创露国,三来可趁机图谋北据大陆一部以为根基。至于中国,如今气候已成,有三百万之军,或战力不如我帝国,但不宜轻易挑衅之,以免两国恶战交连,错失扩张之良机!”
尽管日本国内争议不断,但寺内正毅还是决定出兵干涉俄国革命。他一边派人跟沙皇一家谈判,以出兵巩固其政权,换取沙皇在西伯利亚权益里对日本做出妥协。同时,他一边跟俄国临时政府谈判,一边向英法协约国做出暗示,日本可以派兵干涉俄国革命,但是两国需尊重日本对南洋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统治,并暗示需要协约国给予部分物资及军火支援。
俄国临时政府及沙皇不愿意在西伯利亚过分出卖主权,但考虑到日本的强大,一旦日本干涉俄国革命,苏俄政权无疑将多了一个大敌。最终经过今次磋商后,沙皇率先点头,不过因他已经宣布退位,并且尚未掌握临时政府,此保证并无任何效用,而高尔察克等临时政府高层则对于沙皇与日本的暗中交易不轻易表态。他们既不愿意放弃日本这一主力,也不愿意轻易背负卖国之罪名。
协约国对于日本的要求也是争吵不断,法国主张对日本做出妥协,可以承认其对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占领。英国虽然不愿意,但是也能够接受部分妥协,同时也愿意向日本增加采购,以鼓励日本政府出兵。而美国则拒绝承认日本在南洋的扩张,但也答应若日本向西伯利亚进军,他们可以向日本支援部分军火。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谈判,寺内正毅政府最终在九月中旬向协约国做出了妥协。因为他们很清楚高纬度的冬天有多恐怖。而一旦时间走到了十一月,他们若还不能在西伯利亚建立一些稳定的基地,士兵被暴露在寒冬之中,死亡将是最直接将面临的事情。
最终,尽管协约国未在南洋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