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半岛的“三·一运动”爆发后,李承晚他们分兵三路,大部分革命党人潜伏回朝鲜,直接领导反日游行。另一部分前往西安,再次通过各种关系渠道,希望能够获得民国高层的支持。最后一部分则留守于奉天,一方面撑起流亡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大旗,另一方面也再为李承晚他们领导全朝鲜半岛的革命局势造势。
功夫不负有心人!
如今他们一朝得到那位李大总统的召见,自然是满腹激动,匆匆收拾了行装之后,前往在李济深的安排下登上了一列开往北京的军列,准备在那里换成其他列车,再行前往西安。
在1919年四月的东北已经逐渐走出了寒冬的余寒,大地重新焕发生机,逐渐有了一丝翠绿抽发,久违的春天到了这个时候总算开始解冻,肥沃的数千里东北黑土地上,勤劳的东北人民们开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为了新一年的丰收默默耕耘播种。
尽管已经走出了寒冬,但是来往东北跟关内各省的商旅却不见少。东北地区拥有着中国最为庞大的森林区,在走出了冬天步入春天里,正是冬眠了一个季节的野兽们补充了足够的食物,皮毛开始变得美丽光滑的时候。因此,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有不少的当地猎人背着弓弩、猎枪前往山内,已是存下了不少上等皮草跟人参,就等着关内的商贾们来到,把这些东西运到关内去卖个好价钱。
南满铁路线上面火车的班次密密麻麻,自从新民国成立以来东北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空前加强。尤其是东北军区成立之后,数十万虎贲枕戈待旦之下,纵使是曾经在东三省骄横跋扈的日本人跟俄国人,如今也得掂量着闹事的下场。李汉深知东北这个后世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不但具备发展重型工业的天然优势,资源也最是丰富。而且,这里北拒苏俄、南邻日本、朝鲜,是他的东北亚大战略最重要的一环。
是故,民国对于这么一片黑土下面埋满了鲜血与白骨的肥沃土地空前的重视,经过15年到现在的四年多的建设,这里已经发展起了大量的轻工业,尤其是伐木、造纸、面粉加工等工业的崛起,都让老三省跟前两年回归后新画出来的新、四省经济也实现了崛起,再不似满清时期一般,东三省仅有千万人口地广人稀。
那里有展工业需要的煤炭、油页岩、木材、粮食、还有技术工人,大量南方过来的商人将前往东北的道路塞得满满的,在这里收购欧洲需要的粮食和原料经过加工之后再转手卖出去。东北特有的肥沃黑土地,令东北七省所产的玉米谷物等在民国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根据新民国政府的农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