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到时候,英法两国出于同仇敌忾,也很可能将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上,成为日本人的天然盟友。
仔细算算,留给李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今年年初开始,李汉就一直关注世界局势尤其是欧洲局势的发展,为了迎接这场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他不仅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欧州外交界的一举一动。
尽管惊奇的看到,本该在去年年底就结束的欧战,如今又拖延了长达小半年的时间,不过现在种种不利都袭向了同盟国。英美两国重新组建了联军,准备强攻奥斯曼帝国,准备先迫使矿产资源跟人力资源丰富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先退出欧战,然后趁机攻入巴尔干半岛,威胁奥匈帝国跟保加利亚。
欧战将在一年内结束,是他心里的一种理想化预测。从目前来看,协约国因为美国的参战,潜力还没到达上限。同盟国诸国虽然在他的建议下,出台了一系列的国家互补合作策略,但是毕竟人多口杂,内里也是矛盾重重。以至于同盟国现在基本上潜力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只要出现几场大败之后,就算不是兵败如山倒,也很可能将引起其他负面连锁反应。
所以,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是现在一个不利的情况摆在他面前,美国若继续增加对协约国的援助,欧战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就要结束。
对于欧洲而言,欧战改变了整个欧州的政治格局。而对于中国而言,欧战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民国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个战略机遇,才能在短时间内,无论经济还是军事、政治上,都出现了良好转变。租界跟领事裁判权等都只是民国伤口上的脓包,只需要有耐心去清理,收回只是早晚的问题。
但是被割占的领土,尤其是日本强占的辽东半岛跟台湾,却是刺入身体里的长刺,不赶快挑出来,以后就会跟肉长在一起,再难有机会了。
也正因此,李汉毅然决然选择了战争。
为了这场对日战争,李汉从14年中日冲突之后便开始准备。16年中俄冲突正是常年的备战,才保证了物资运输渠道的稳定。如今又坚持了几年,民国为此准备良多,他有信心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无论代价多大,他都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中国境内的日本势力,废除日本人在中国的特权跟租界,吞并满铁、收回辽东半岛跟台湾,至于朝鲜跟更远的琉球群岛,也必须在这一战中得到初步解决。
导致中日两国走向战争的罪魁祸首只能是日本,这一点母庸置疑。
李汉手上有几张牌可以拿来大打,第一张牌就是过去两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