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学文学部英国文学科毕业后考入外务省,是日本除法科毕业者以外,第一个考取外交官的文科出身者。1900年2月,第一次外放实习即被派到中国,担任日本驻厦门领事馆领事官补(相当助理领事)。三个月后发生义和团事件,在厦门的日本西愿寺出张所也被纵火,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立即派兵到厦门港外,以保护日侨为借口,拟登陆占领厦门。
日本政府不许儿玉擅自用兵,命令中止占领厦门,改由厦门领事馆与清廷厦门道台延年谈判,就地解决问题,由厦门道台缉捕纵火者严办,并向日本政府道歉了事。这是芳泽就任外交官后第一次与清廷官员交涉的第一件外交事务。此后,芳泽历任驻上海及牛庄领事、驻英国伦敦大使馆一等书记官、外务省政务局第一课长、人事课长、政务局长、亚洲局长、欧美局长。
1913年底,日本对于地方豪藩李汉的崛起已经十分警惕了,于这一年年底派遣芳泽谦吉前往中国,就任驻汉口总领事。
1917年中方以各种理由,单方面拖欠、日本庚子赔款份额拒绝支付。寺内正毅虽处于政治考虑,没有轻易与中国走向战争,但面对日本国内愤怒的民意,只能选择牺牲了当时的驻华公使林权助,改由对华强硬派的小幡酉吉重任驻华公使。很可惜,因为民国拒绝承认这位曾在公共场合以‘支那’等侮辱性字眼形容中国的驻华公使。日本被迫在任命其就任22天以后,撤换了小幡酉吉任命吉田伊三郎担任驻华公使。
因为吉田伊三郎任内未能协助西园寺公望完成于逼迫中国重新支付庚子赔款的方针,在西园寺公望回国后,吉田伊三郎也被再一次解除了驻华公使的任命,芳泽谦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任命为日本驻华公使的。
在芳泽谦吉就任驻华公使的时候,已经是日本与中国外交陷入激烈摩擦,迫切需要重新建立一个交流渠道,以避免中日战争的时候。
原敬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摈弃了众多经验远比芳泽谦吉丰富的激进派外交官,而选择了这位态度相对于保守并倾向于维持中日和平的年轻外交官,以期望能够改变中日两国之间的激烈冲突。
只可惜,原敬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他却太过高看了自己对日本局势的掌控跟以陆军为首的北上大陆派的野心了。同时,他也绝不可能想到,中国人已经在很久之前,就开始准备一场与日本之间的总决战,而时间就定在欧战结束之前。
“先生,需要先用一些早餐吗?”
他的侍从官询问道,芳泽谦吉直接摇头拒绝了,“我暂时没胃口,等等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