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琉球群岛后开始武装侵扰台湾,随后西班牙也扬言要从它占领的菲律宾群岛进攻台湾。当时的台湾隶属福建管理,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台湾的防务起用洋务派丁日昌为福建巡抚。
1876年,丁日昌到台湾视察后即上奏朝廷,强调了建筑铁路的重要性。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两江总督沈葆桢等重臣也认为台湾修建铁路“功用最大”,“无事时运货便商,有事时调兵通信”;清政府总理衙门也认为在台湾举办铁路是“经理全台一大关键”。既然朝廷上下看法一致,1877年4月7日清政府决定要丁日昌“审度地势,妥速筹策”。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台湾首次单独设省。首任巡抚为刘铭传。1887年初,刘铭传再次以加强防务、开展商务为理由,上奏朝廷请求重建台湾铁路并很快获得批准。
1887年春,刘铭传正式主持修建台湾铁路,选定临时省城台北西约8公里的大稻埕作为铁路枢纽,往东北到基隆,往南经过彰化(计划中的新省城)直到原先的旧省城台南府。由于筑路器材主要购自英、德两国,工程设计也聘用英籍工程师,所以铁路采用的是英国标准。1887年3月,从大稻埕到基隆段开始建筑,几个月以后,往南的铁路也开始修建,台湾的第一条铁路终于破土动工了。
1891年秋,台北基隆段完工;1893年,又完成了台北至新竹的线路。从基隆到新竹共设车站15处,开办了直达班车,使用命名为“腾云”、“御风”、“超尘”和“掣电”号4台机车牵引。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之后,台湾落入日本人手中,台湾铁路也系数成为了日本殖民者残酷剥削跟压迫岛上居民的工具,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十分讽刺的事情。
因为日本人控制了这条铁路,自台北到新竹之间本来就不长的距离,如今更是仿佛近在咫尺一般。4月20日中日战争打响的第一天中午时分,第17师的先头登陆部队——第331团率先抵达新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加上紧急抢滩的危险,在付出了170多人惨死在近海跟沙滩附近的代价,331团终于踏上了阔别数十年祖国遗失领土——宝岛台湾。
随后便是连番的恶战,只装备了少量重武器的331团随后便跟驻扎新竹的日本军队交上了火,恶战近一个小时之后,随着后方的主力逐渐赶来才在后续的重型武器抵达之后,击溃了当地驻军,不仅在沿海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登陆海滩,还将阵地往内陆拓展了三四十里,勉强算是站稳了脚。
虽说打了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上天留给3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