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民国政府其实就是披上了一层政府外衣的军事集团,不少在华外交官都认为过去的胜利令这个国家的决策层空前自信,他们甚至不再考虑失败后会如何,也许在它们眼中开战便是胜利。
一个革命之后开始骄傲甚至自大的国家!
这是在华不少外交官的心声,但巴尔特却不这么认为。英国人一直有收集情报的习惯,所有人都只知道日本在华经营了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却不知道除了日本人以外,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在华都有自己的情报网,尤其是最早打开这个国家国门的英国人,大英帝国的天然强大,令他们哪怕是进行情报收集,也有为数不少的二鬼子自愿投入英国麾下为其效力。
从英国在华情报网发过来太多的信息,巴尔特跟他的武官们普遍认为,这一场中日全面战争中方已经准备了多年,无论物资的储备还是军事调度上,都远远超出了外人的想象。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在开战之后不久,中国调集了至少超过五万吨的战略物资运往东北。倾斜在辽东半岛跟朝鲜已有上万吨的炸弹,民国国防军在辽东半岛上的军事胜利,就是后勤跟充足准备的胜利。
对于民国政府的疯狂举动,所有西方国家都感到了极大的震惊。在他们还在揣揣不安的讨论应对方法,试图找到一条折衷的道路的时候。民国军队已经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利用日本人的准备不足,从战场上所获得的一切,已经严重过了日本人的心理线,两国国家之间似乎没有了调和的可能性。
按照道义和条约背后的国际法而言,西方国家没有选择,他们本应该站在盟友日本一边,向中国施压甚至同民国开战。但是,日本的确是协约国的盟国,只是这个国家的过分强大,跟其前几年向南洋跟太平洋地区的扩张,都严重的刺痛了西方国家的利益。所以,不少的白人政客们认为,没必要为了两个黄种人国家的东亚霸权争夺战而令白人流血,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冷眼旁观两个国家的战争。而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莫过于两个国家最终打到精疲力尽,国力严重后退的同时,也失去了对抗西方列强的实力。
这场战争当中,西方世界的利益到底关系着哪个国家?白人的政治家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得出的结论就是,最好两个国家能够两败俱伤。
因为综合考虑,一旦中国击败了日本收复了失土,那么下一步他们的选择就是全面同其他列强国家谈判,废除列强在华的各种特权,尤其是英国首当其冲,可别忘记了英国手上还割据有香港,胜利的民国是绝不可能允许英国人继续占领香港的。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