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德的洒脱自然不同,卡莱尔要严肃很多,大部分时间他都一本正经,很注重形象和言辞。
性格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卡莱尔进入教练圈时间不长,他需要维持形象,方便他以后找工作。
伯德明确了自己执教三年就不干,迪克哈特是教练圈老炮了,不用为未来发展发愁,他们俩更加随意一些。
球员里有的人在认真听,有的人则喝水发呆,其实对很多NBA球员而言,理解战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少黑人球员打球最后都是靠本能,他们需要教练在训练场上不停的指挥、矫正,到了赛场凭肌肉神经记忆打一段时间。
时间一长,大家都开始乱打,需要教练喊暂停后重新布置稳定军心。
画战术板是看不懂的,主要就是喝口水冷静一下,让身体恢复一下记忆。
回到比赛中继续找训练中熟悉的感觉,所以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临场画图,不少人也是看不懂。
甘国阳很认同卡莱尔的想法,当年开拓者打到92、93年的时候,已经有自由进攻的感觉了。
很多时候都不需要贝尔曼布置战术画图,球员们在场上一拿球,就知道应该怎么传怎么走怎么打。
这点和三角进攻异曲同工,大家在球场上是一个整体,按照一些原则让人和球一起流动起来,渗透对方的防守,来找寻进攻机会。
一旦机会出现,就立刻发动进攻,取得分数。
当初开拓者就是靠着这种流畅的,综合了欧洲篮球和美国篮球精华的进攻思想,不断创造奇迹和取得胜利。
可惜的是,这种“无招胜有招”的策略,需要合适的阵容和大量磨练,需要教练和球员有充分的耐心和默契,进行大量的学习、沟通、纠正,见效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