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北城郊外,火器监工坊。
自从火器工坊兴建,在女真之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里已成神京军务重地。
去年末后膛火枪开始研发,嘉昭帝就加派三百精锐禁军,提升火器工坊的守卫防护。
工坊四周还搭建瞭望岗楼,工坊两里之内城郊民居,都被祈年府迁移安置。
靠近工坊数里范围,但凡有风吹草动,都会被瞭望岗楼发现。
工坊的内务管理,在贾琮的主持下,也变得日益严谨。
工坊所用各类工匠,都是火器监从各地遴选,不仅要技艺精湛,而且身家清白,从无劣行,直系家眷跟随迁居神京。
工坊各式火器营造,都被贾琮按照不同技艺要求,分解成不同营造科房,各房工间营造互不串连。
所有火器配件的组装,另有专人进行,分工十分明确细致。
可以说工坊的工匠,人人都是业有专精,但他们只擅长营造火器的部分技艺,除了火器司监正贾琮例外。
这样的人才统筹模式,最大限度防止工坊火器技艺泄露。
如果有人要盗取火器监的机密,就须把火器监各房工匠全部买通,这基本不可能实现。
此刻,火器工坊内部靶场,枪声连续不断。
两名工坊工匠手持后膛枪样枪,对着远处木靶连续射击,旁边有人报数:“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
火器司监正贾琮、副监刘士振,管事郭槐、火药师洪永泰、铸铁师陈然等工坊大匠,都在一边观看射击效果。
等到报唱射击次数的声音,分别在三十四、三十七停下,两个负责试射的工匠,脸上已被弥漫的火药烟气熏得半黑。
之所以停止射击,是因为两把枪的撞针,在持续高强度射击下,各自出现龟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