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因为,他集前世今生两大传承之精髓,高屋建瓴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分山秘匣,亦因此应运而生。
“我卸岭一脉的听风听雷之术,可统称为闻山辨龙。”
“欲施展此术,最是考校耳力,耳力不行便听不准。”
“最佳的听风听雷条件,无外乎以枪声和炮仗声激发回声,但倒斗本就需要隐秘行事,不论是放枪,还是放炮仗,都极有可能暴露行踪。”
“因此,我参照律吕调阳的古法,以镇龙秘笈为根基,以圈穴秘法和千竿之术为枝叶,创造出了这套寻龙尺,以及与之配套的听龙妙法。”
说话间,他已从木匣中取出十二根长短不一的铁管。这些铁管均有拇指粗细,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乃是以五金混合铸炼而成。
“律吕调阳?陈爷,可是千字文中载录的古法?”
看着陈四象操弄着寻龙尺,大金牙不由得惊奇发问。
“老金,你果然博闻广识,居然知道其中源流。”
陈四象夸了他一句,随即将十二根铁管依次插入地下,一边插一边讲解:“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八个字,但却包含了先贤们的智慧,不但是华夏古乐的源头,还是二十四节气的源头。”
“先贤们为了定节气,制作了十二根竹管,最长的九寸,渐次缩短,最短的四寸六分。将竹管依次插入地下,并在管口撒上浮灰。只要冬至一到,九寸管口的浮灰便会被地气喷出,同时发出第一道声音。”
“按先贤们的说法,气始于冬至,然后周而复始,每到一个节气,都会有一根竹管里的浮灰被喷出来,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十二气。”
“十二根竹管的浮灰全部喷出,便代表着一年结束。”
“而这些竹管喷气时,每一根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单数管声属阳,为律。双数管声属阴,为吕。这便是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的来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