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挺好。”张谏之走到她的书桌前,不慌不忙地低头铺纸磨墨:“做人没必要太仁慈,凶恶的人有必要吓一吓,不然会作恶更多。”
白敏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张谏之却慵散地拖过一张椅子,在她对面坐了,手上还在慢条斯理地磨墨。
白敏中提起笔:“你……没有事情做吗?”
“没有。”张谏之回得很简省,手上磨墨的动作未停,脸上神情亦是淡淡,好似专门陪她过来练字似的。给她磨好墨,又自旁边一摞书里随意取了一本,搁在桌边一角,百无聊赖地瞧起来。
执笔对照字帖练字的白敏中飞快地抬头瞅他一眼,见他眉头轻松舒展神情略淡漠地翻看书册,立刻又低下头去接着练字。
张谏之屈指轻叩桌面,在白敏中再次抬头时忽地看过去,慢悠悠启唇:“看什么?”
他这模样活脱脱像书院里的教书先生,白敏中像是被吓着一般,赶紧埋头写字。
练了约莫半个时辰,字帖都翻过去好些页,白敏中这才斗胆抬头瞧他一眼。悠闲坐在桌角边上的张谏之神情慵懒,左手支颐,右手搭住书页一角,似乎随时打算翻页。
他脑子里该有多少东西呢,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为何知晓那么多,居然还会那么厉害的造假手法。
白敏中本想报告说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可这会儿她开口却是:“你有师傅么?”
张谏之将手上的书翻过去一页:“我离开海国后曾经师从程苇杭,那时候我大概……”他眯眼似乎想了一下:“十岁。”
白敏中对程苇杭这个名字有一些印象,但记不得是在哪儿听到过了。她又听张谏之提到十岁,随即想到那一年应该恰好就是海姬去世,张谏之第一次离开海国的时候。
只不过十岁的少年,痛失至亲,去国离家,在异国的土地上努力活下去。
那时虽还没有到四处起战火的时候,可当时的朝廷也已是颓败得一塌糊涂,民间也是乱糟糟的。
张谏之却没事人一般轻描淡写地叙述着:“师傅性子古怪,不爱别人称呼她师傅,偏偏让人直称其名姓。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他稍稍顿了一下:“卢菡也曾是程苇杭的弟子,但她命更薄,走得很早。”
“一起学书画的师姐弟么?”
“我与卢菡没有什么交情,她也是脾气古怪的人,程苇杭的弟子都不爱和人说话,我当时也不例外。何况我们都住在不同的地方,实在没有什么来往。我们学的东西都不一样,我没有自己的东西,一直在模仿。卢菡是最像程苇杭又最有自己主意的,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