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凉爽清风吹来时的享受表情,还有燥热难耐时的焦虑,但演员的情绪始终给不到位。
“我很生气。”老拉尔在片场用麦克风说,语气阴沉沉的,“你们的表演毫无激情。”
剧组的人低头默不作声,其中尤以玛尼莎最为难堪,所谓的演员只有她和另外一个孩子。
你指望孩子的表演能有什么激情?毫无疑问,导演说的就是她。
镜头展现的是玛尼莎在广告中的居所,典型的中产家庭布置,电视机、厨房、德国风格的洗手间。
周围围了一圈绿布,远处摄像机的红灯,正极为缓慢的闪烁。
现场有大约五六十人,灯光师、音效师、演员、场务以及一大群完全无所事事的人。
“没几个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老拉尔厌恶地说,“所以我们的电影才如此粗糙。不像在好莱坞,所有人都是专业的。
我管的这个烂摊子不是剧组,是再就业中心,那么多人不用鞭子抽就不干活。”
印度电影工业和这个国家的任何产业一样,雇用的人数远超实际需求。
打个光,都要五六个人围着,还有三个站在边上看热闹。
玛尼莎一次又一次说错台词,剧组只得陪着她一遍又一遍重拍。
“拉尔先生,请过来一下。”她在最新一轮排练后恳求道。
老拉尔原地不动,“你需要的不是我过来,你需要的是背熟台词,背!熟!台!词!”
如果不是考虑到罗恩的喜好,他早就让这个演员滚蛋了。
年轻漂亮是资本,但如果没有专业素养,她不扑街谁扑街?
玛尼莎委屈极了,台词她早就背熟了,英语说的无比流利。
然而谁能想到,真正拍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