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些远的东西,就单论现在乘坐的蒸汽机车,朱元璋敢肯定,这样的东西如果让儒家理学来做的话,恐怕几千年都不一定能造得出来。
但新学的从开始创立到现在过去了才多少年?这么短短的时间之内,大明现在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所创建的这个新学功不可没,当初没有看错你!咱们乘坐的这个火车,也只有你的新学能造出来。
满朝文武,衮衮诸公这么多大儒,这么多年了,也只是嘴皮子上的功夫有长进,实事没看到一丁点!”朱元璋站起身来,走到陈松的旁边,拍了拍陈松的肩膀。
语气之间满是对那些大儒们的不屑。
车厢当中那些文官听着朱元璋所说的这些话,心中五味杂陈。
从头到尾,这些文官们就看不上陈松,觉得陈松所学的这些学问,不过是一些奇技淫巧,哪里比得上儒家理学来的高深?
前些年的时候,虽然新学有朱元璋支持,但不管是传播方式又或者是知名度,都远远比不上儒家理学,可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情况早已经今非昔比。
车厢当中寂静的都能听见呼吸声,只有朱元璋一个人在说话。
那些文官们都低下了自己的脑袋,因为此时此刻朱元璋所说的这些话,他们根本无力反驳。
朱元璋是一个讲究实事的人,他非常讨厌从南宋之时就形成的空谈情形。
如果这个时候坐在车厢当中的这些官员再反驳,恐怕朱元璋会将他们骂得狗血淋头。
朱元璋站在车窗前,静静的看着外面的景色。
火车已经到达了最高速,速行驶之下,火车也没有多少颠簸,除过经过铁轨与铁轨的接缝发出哐当声之外,也没有什么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铁路两边的积雪也逐渐消失。
铁路两旁的建筑也开始逐渐增多,没过多久,火车开始减速,停在了松江府火车站。
松江府火车站位于松江府城外,此时的火车站中,站满了前来迎接的官员。
新任松江府知府,带着松江府全体官员以及当地有名的士绅商人,在月台那里迎接。
火车停稳,朱元璋走下车厢。
看着月台上迎接的那些官员,朱元璋有些恍惚。
说他过去多长时间?松江府就到了。
坐在火车上,也就是和朱标陈松聊了会天,还没怎么觉得时间流逝,松江府就到了?
这种超越这个时代的速度,让朱元璋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朱元璋的反应倒还好,那些走下车厢的文官们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