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上前一步:“迎春书院的孩子愿意学。”
确切地说,是慈幼院那些女孩子们愿意学。
对于本就是被抛弃的女孩子们来说,能被慈幼院收养、吃饱穿暖,本就是侥天之幸。
若能学一技之长,以后能持续长久地有一口饭吃,那就更好了。
至于面子?男女大防?
她们本就没爹养、没娘教的,谁来教导和管束他们男女大防?
傅庆年提醒:“要把这些孩子教出来,教到能出去诊脉、开方的程度,至少至少需要五年以上。”
“正常则需要十年以上…”
简而言之一句话: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同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等待,才会有结果。
肖迎春毫不犹豫地点头:“没关系。天武朝等得起。”
多少年都这样过来了,再等等又有何妨?
肖迎春命令一下,还没选技艺的慈幼院孤女纷纷学医。
为了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肖迎春还给学医的慈幼院女孩一个政策。
只要她们被收为傅庆年的徒弟且好好学下去,十年内都可以由慈幼院免费提供食宿,不管她们那时候有没有十六岁,有没有成亲…
慈幼院规定:男女都只养活他们到十六岁。
十六岁以后,她们都要做事赚钱,再在慈幼院吃住,是要给钱的…
这个政策让许多想学医的女孩子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两天功夫,迎春书院(医学院)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学中医第一件事:背汤头歌。
与其说是背书,不如说是挑拣性子沉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