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信之人摇头:“他们在战场没有固定地点,不能回信。”
这时候杜家的人凑上前来:“敢问是否有杜家杜勇的?”
“有、有的。”
送信之人连连点头,从随身包袱里摸出军功和家书:“杜勇我记得清楚,百壑村就他一个百夫长,是四等军功,奖十亩永久免税田。
喏,给你们。”
杜海喜笑颜开:“好、好啊,我儿出息。”
说着从怀兜掏出十两银子赏给送信人。
他没当场拆开家书,而是珍重收好、等回家再看。
送信之人告辞离开,百壑村他还有好多家要送去军功和家书。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当初被征兵离开的几百人,只有少数十几人寄回了家书。
收到家书的家庭庆幸不已,没收到家书的无比悲痛。
没有家书,有可能是没军功,也有可能是死在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杜勇是百壑村唯一百夫长,却有一人比他更厉害:刘家刘鸿展,千夫长,获得三等军功。
其余的人包括徐孝牛都是什长、得五等军功。
————
徐孝苟婚宴之后半个月,是徐孝厚的三岁宴。
徐家按照惯例,办了一顿丰盛的家宴。
家宴当天,徐福贵以子嗣血脉滋养家族宝树。
仪式感不能少,他像前几次一样将手掌放在徐孝厚颅顶,口中念念有词。想到徐孝云和徐孝安的武道天赋,他换了一套说辞。
“我徐福贵第六子徐孝厚,今日年满三岁!愿其天资聪慧、武资卓绝,如龙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