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板说,你我虽不相识,却因缘而遇,你没在别人家门口蜷缩发抖,而是选择了我的家门,而恰好我是个医生。是你选择了我送你最后一程,不知道你遇到我是你的命好,还是命苦,我治了你这么长时间,依然没能把你救回来。对不起。
我心里猛然一动,突然很钦佩陈老板。师父说陈老板接着说,不要醒来了,你活得太辛苦了,就此去吧,朝着有光的地方走。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师父说,也是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于是这句话,成了我和我师父在那之后,常常对逝者说的一句话。我甚至问过师父,是不是真的有光,师父告诉我说,心里释怀了,就有光。
师父说,后来他和陈老板一起,托熟人的关系把流浪汉的尸体带到了乡下,给了人家一笔钱,然后以土葬的方式将其安葬,那是个无名墓。但是后来这件事被我师父偶然跟别的同行说起的时候传开,于是陈医生的义举在当时还上了报纸,一度成为新闻人物和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也是大家从医者身上看到了这种本应具有的美德。
师父说,现在家里都还有当时的剪报,回去后我给你看吧。
我问师父,那后来你俩怎么就闹僵了呢?师父说,本来那次上了新闻以后,陈老板的生意应该是越来越旺才对,可是这家伙偏偏就是个固执的人,他竟然关了自己的中药店,卖了些祖上传下来的典籍和家里的祖田,用这些钱召集了一群学玄学的人,道士和尚尼姑什么都有,专门让他们为死者送行,而且还是自掏腰包。师父告诉我,那段日子,陈老板自然也找了我师父,希望我师父来带头做这样的事,却遭到了我师父的强烈反对。
我很不解,我觉得这是好事呀,你为什么要反对。师父说,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如果今天有谁家里出事了,因为一定的缘分而找到我,那我肯定帮忙。不过你如果拉帮结派,以此像做生意接单一样去替人消灾解难的话,那就跟各家的教义冲突了。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巫家,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缘字,缘字有个绞丝旁,理得清丝,在丝两头的人,那才叫缘。这种以此为目的的行善,那不叫缘,起码不叫善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