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才知道扇子的事情啊,甚至包括我早年本打算偷扇子这件事,在我们交往之初的时候,我为了彼此坦荡,早在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告诉过他了呀。
说到这里的时候,师姐突然不说话了,师父也没说话,师姐苦恼的表情来看,之前从未如此假想过的事情,被师父这么一说,自己再稍加联系,竟然变得很通顺了,如果小董从一开始就是在利用师姐和那家人直接的关系来寻找这个宝贝扇子的下落的话,那么这个人城府简直深不可测啊。
但是师姐似乎还是有点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的模样,即便师父已经把这个假设表现得特别明显了。师姐支支吾吾结结巴巴地说,不太可能是因为这样吧,当初派出所传讯我的时候,是认为我跟双桂堂的贝叶经失窃有同谋关系,而他们怀疑的理由是因为两样东西差不多是在同一个时期失窃的,前者是国家认可的宝物,而后则却是在民间流传的,如果真是小董害我的话,那么怎么会跟双桂堂的贝叶经扯上关系呢。
其实师姐说的也恰恰是我在想的,我觉得如果以阴谋来看到一个人的话,那么人人都有可能是罪犯,而且师父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让我怎么都寻不到其间的联系。师姐和董先生是在柳州认识的,贝叶经是在重庆失窃的,而扇子却是在玉溪古滇族的村庄里失窃的,要说唯一能和这两件事有联系的,就是我,因为我是重庆人,而我又是师姐的师弟,而我师父和师姐当年和扇子有那么一段往事。但是和简直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可能才对。
师父则说,这次小董的不辞而别,却让他意外地想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早在当年贝叶经失窃后大概两年的时候,他曾听说了一个传闻,这个传闻跟贝叶经的下落有关,据说当初盗取贝叶经的人,几经辗转到了柳州,并在柳州结识了一个广东人,而在这个广东人的引荐下,他去了广州,并在广州当地将贝叶经秘密卖给了一个香港商人,而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香港人到内地来相对要严格许多,而从内地出境更是如此,而后还有传闻说这个香港商人是通过走私的方式把贝叶经辗转到了越南,再从越南经由公海偷运回了香港。
师父还说,这个联系有一半是我的猜测,但是若要说双桂堂的贝叶经和古滇族的扇子有什么联系的话,我倒是刚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