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依然供不应求,本来一份售价10文钱,市面上很快就炒到了50文钱,而且很多被黄牛提前买到。
——没想到早在百年前大家就要忍受黄牛的祸害!
这还是天津的价格,北京更离谱,已经炒到八九十文的高价,也算得上是洛阳纸贵。
更令人震惊的是,正是靠着这次有力的宣发,《京津泰晤士报》大赚一笔,市场也一下子打开,报馆很快就会在今年10月宣布转为日报!
李谕绝对想不到竟然是自己间接影响了一份报纸的商业布局。
北京宣武门外的会馆,这里是进京赶考的仕子们聚集的地方,也是各地学子重要的文化交流区,各地学子们此时聚在一起同样看到了报纸内容。
“哎,我说你看看这写的:大不列颠国皇家学会会长与一位高贵的勋爵均称文章作者李谕达到了一流学者的水平,不输任何顶尖学者。”
“这个大不列颠国皇家学会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很多人手里并没有报纸,只好听其他人念。
“还有哪,一个叫做伦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赞其超过了自己,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诺贝尔奖是什么东西?也很厉害吗?”
“谁知道哪,我也没去过不列颠国!不过还真是了不得,想不到洋大人也能称赞咱中国人。”
“看来西学也是有点东西的。”
“那是!想当年皇上也曾按照康梁的建议兴办西学,要是……”
一人连忙捂住了他的嘴,“你少说两句吧!”
当然,也有许多不以为意者:
“切!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