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放开海禁,岂不是除了皇商,百姓也可肆意出海贸易往来?百姓肆意将我朝商品贩出海外,日子久了,朝廷便会控制不住。”
幼姝劝谏:“皇上一心为民,登基以来种种决策无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考量,施行海禁,反而受苦最大的是沿海民众,这样限制了沿海民众的正常谋生之路。沿海人民以海为生,连航海打鱼都不可,何以果腹,只能烧伤抢劫,福建时常动乱不安也皆因于此。若沿海人民出海贸易,那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明朝穆宗继位,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开始调整严禁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政策。随后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为了加以控制,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
这样百姓通过出海贸易获取银钱,生活富足;朝廷也可通过征纳税银充盈国库。明神宗万历元年至明思宗崇祯年间,自海外等国输入明朝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
沿海百姓的困苦,皇上何曾不知,不然雍正二年时,皇上也不会降旨准广东人移民台湾。”
胤禛没有出声,幼姝便继续说道:“自古以来,无数朝代,被后世最为推崇的还是大唐盛世,臣妾以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唐朝大兴丝绸之路,不仅传播千古文化,更赢得百国来拜,年年来朝,岁岁进贡,盛况空前。史书记载的,便有高丽、新罗、百济、泥婆罗、真腊等七十多个国家,这才成就了开元盛世。
且外敌并无一国来犯?为何?因大唐国力强劲,各国无不推崇拜服,是以只会归附朝拜,毫无进攻作乱之心。若是国力衰微,那便如同将一只肥美又脆弱的绵羊丢入到狼群中,群狼虎视眈眈,侵略是必然之事。
如今,敌强我弱,若是仍固步自封,怕是在后世,会酿成惨重的后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