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这个团伙的人全都齐了,便朝着目的地进发。
\n单土郎开车,我和仇把头坐在前谈论墓穴的所在地,其他人坐在后面,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
\n我正回忆着崔三爷和我讲过的有关齐国相关的知识,仇把头问我:“你看哪里会有斗?”
\n我看着手里的地图,随手指了三个地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有。”
\n仇把头一副佩服的表情看着我,只是他不知道,这些都是崔三爷看出来的,只是在给我讲课的时候和我讲过,我也将其记了下来。
\n“您看,哪个最大。”在确定我有真本事后,仇把头对我的称呼也从你变成了您。
\n“真要下最大的?”我有些惊讶,这三个里面,有两个斗差不多,都是西汉的斗,但有一个,就连崔三爷也不肯细说,只说那个斗不是寻常人能下的。
\n仇把头见我表情有怪异,也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n“先前指的两个墓都是西汉的,这最后一个,可能是商周的。”我刚说出来,仇把头就小声吸了一口凉气。
\n我知道他吸气的原因,做这行的,最爱的就是汉墓和商周墓。
\n很简单,值钱!
\n在倒斗的眼里没有什么文化一说,他们眼里只有钱,而在所有陪葬品里,青铜器具和兵器,老玉和高古玉器是最值钱的那一批。
\n汉朝陪葬丰厚之风盛行,基本上汉朝的稍微大点的墓,里面的陪葬品都是极为丰厚的,行内经常有汉墓十有九空这一说,意思就是现有的汉墓,很有可能都是别人倒过的,而被别人倒过的汉墓,基本上什么也不会剩下。
\n而商周的墓就更加值钱了,主要是因为有的玉器只能在国内出手,国外大都不认古玉这一说法,可青铜器他们认啊,这群洋鬼子尤其喜欢青铜器,特别是上面有字的,一个字甚至都能单独拎出来算钱。
\n而民间里,也对青铜器极为感兴趣,虽然明面上是禁止青铜器买卖的,但是私下里怎么买卖,就是个人的事了。
\n不然既没有考古发掘,也没有买卖,市面上那些传世的青铜器都是哪来的?
\n真当是传家宝传下来的呢?
\n不就是倒斗流出来的吗?
\n不过商周墓虽然肉多,但是风险也大,商周的墓普遍埋得深,又没有封土,因为封土是秦朝之后才开始使用流行的,所以商周的墓即使直到大致范围也极为难找。
\n再加上几千年的山河变动,沧海桑田之下,已经不知变动成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