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弟有火枪,他手里也攥着一把呢。枪法也好多了。毕竟多练了两年。而且,他身边的侍卫,那是真能扑上来替死的。
他之所以和一帮“草寇”折腾了半天谈判。其一是心中对传说中的“江湖”有些好奇——太子也可以好奇么。其二,就是试探一下,对方对这事情知道多少。判断涉及到了哪一级官员。
试探的结果未出意外。这帮人知道的不太多。甚至连他是士农公商哪个行当的,都没有弄清楚。
不过,有一个人应当不同……
胤礽心中这样想,扬声叫道:“去把那个捆起来的人,带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天下江山谁主
那冷面汉子就被人捆得跟只粽子似的,送到太子跟前儿了。
这人一边走一边喊:“捆松点!”
胤礽笑眯眯:“捆老虎怎么不能捆紧点儿呢。”
又回头跟自己侍卫吩咐一句:“去看看老四的脸治的怎么样了!”
那侍卫跟了胤礽也好几年了。听他这么一说,听懂了,这是看来有什么机密话讲,清场呢。就默默退下了。
那侍卫一出去。下面的冷面汉子气势就是一变。你看他还是被捆绑着的模样,还灰头土脸的。可也不知怎么的,好像一下子目光锐利,竟有了让一般人都害怕的感觉。
胤礽倒不是一般人。悠闲的坐在上座,还给自己倒了杯香片。抿了一口,就嫌弃的看茶杯。这什么水啊?不轻不浮不薄,呸呸呸。
那大汉站在屋子中间,声色俱厉,压低了声音质问道:“方才你为何叫出陈老先生名讳?你的太极是跟谁学的?你是陈家的什么人?”
方才两个人打斗。胤礽看见那大汉脸色变化,就心中一动,叫出“陈大英”这三个字来。这就是大汉说的“陈老先生”了。当时,大汉正因为胤礽突然使出了陈氏家传的功夫,有点恍惚。听他这么一叫,竟然甘愿做戏被人抓起来。
这“陈大英”是什么人,竟然这么让人敬畏?高官贵族?恰恰相反!
陈大英是明末清初有名的反清义士。当时北方战事吃紧,这一位带了家中八十来个子弟,到战场上去助威了。后来袁将军被清人反间计而杀害,清军入关,才返回故里,昔日八十陈家子弟,多年征战,所剩不足十人而已。陈老先生拒绝了清廷几次招揽,闭门不出。
这一位的经历,天下知道的人不多。可是武林之中威望却极高。天地会里的人,自认是改朝换代的大干臣,对于这一位明末义士,也很敬重。就连对他的徒子徒孙,都相当给面子。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