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户大户人家开宴席。
这家人家门口,那真叫一个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胤礽和胤禛两人,骑着马就过去了。后面的沈如是,还和自己身下那匹马较劲呢。也没抬头。有个侍卫经过好奇的看了一眼,突然,很惊喜地“咦”了一声。
胤礽回头看他。那侍卫道:“主子!这家在祭神。”
胤礽扭头过去,果然看见这一户,朱墙上方,院子的东南角的位置上,一直高高的旗杆,上面挂了个碗盆之类的东西,旁边飞了两只乌鸦。
沈如是不解,正想发问,就听见噼里啪啦一阵子鞭炮响。三五十个衣服有点破烂的汉子,就喜笑颜开的挤进门去。
沈如是一时好奇,就撺掇胤禛:“你想不想进去看看?”
…………
胤禛白了沈如是一眼,心里有点哭笑不得。
这仪式沈如是不认识,胤禛却不可能不认识。这是满人习俗,祭天谢神拜祖宗。
满人在关外,传统的认识中,认为白为阳,黑为阴。所以祭神的时候用白肉。厨子趁着猪不注意,一刀捅进心脏,快准狠。那猪就死了。然后取这肉,只用花椒大料,不加盐和酱油,熬好的肉,就是“白肉”了。白肉中的上品,又称为“晶肉”,只有皇家人设祭的时候分发给大家。
好不好吃呢?一个字:腻!
那肉固然看着优美,形状也不厚不薄。可是什么作料都没放——这年头,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达官贵人们,谁稀罕吃这个呀。
其实满族人自己,一开始还是挺习惯的。大家因为原先还是游牧民族么,随身带着小刀火镰荷包手巾板之类的。皇上给大家发白肉吃,大家就掏出小工具,一人一块咬着吃。吃得还比较兴奋。
结果这风气就被一群汉人大臣给败坏啦。汉人多少年的传承啊。那讲究的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谁吃什么大肥肉啊。
就有那机灵的,随身带了一张薄纸——就是蒙在春宫画上可以描摹的那种叫做“蝉翼”的纸——然后在上面抹了酱油抹了盐。过分的可能还用鸡汤泡过。等到吃白肉的时候,就弄出这纸来,把大白肉用酱油纸抹呀抹。不错,这回不就能吃了么!
后来满族大臣就学会了。自己家弄肉的时候,也搞得花样齐全。不过这个风俗还是满人的。哪个宅子东南角的“祖宗杆”上有乌鸦飞,又放炮,那就是人家祭神了。
胤礽和胤禛哥俩当然都是满人。这帮侍卫也多半是天子亲选的上三旗。大家一看着排场,就知道是什么事儿了。不过沈如是这么一说,却没一个附和的。
为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