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驰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东征。
这首诗是玄烨皇帝亲题。当日,大清与俄罗斯对峙一月有余,京城终于下了决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竟然是皇帝御驾亲征。
意料之外在于,当时大家都忙着抢主帅呢。在所有人对于战争的乐观估计中,本朝火器营勇而无可挡。谁当了主帅,这就是天大的功劳。就连远在海疆训练水军的大阿哥,心中也不是没有意动的。好几个有资格领军的都统,简直都快暗中翻脸了。谁想到皇帝跑出来说:“别争了,我领军!”那真是令人呕出一口老血……
情理之中在于,大家都想抢功,皇帝也不是不想得个文武双全的名声啊。这么一想就通透了不是?而且这位自从继位以来,也打了不少仗了。平三藩和征台湾离得太远那是遥控指挥的。可是打葛尔丹这位就是御驾亲征。可见其人原本也是个暴力分子。只不过平日隐藏的比较好。
人生观比较中庸保守的馆台大臣们,当然就出来劝诫了。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什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类。表面上都是夸奖人的话,实际上的意思呢——是说您一个当皇帝好好待在京城就行了,给大家省点心。三天两头的出妖蛾子,太折腾人了!
玄烨皇帝不这么想啊。运筹帷幄是一种爽法,刺刀见红是另一种爽法。就算大家的评价有高下,可是也不是轻易能互相替代的不是?他老大已经到了快三十年皇帝了。基本上都在循规蹈矩做明君。这事情说容易也容易——皇帝么,全天下他最大,好吃的好喝的漂亮异性高水准马匹话都紧着他听。说不容易也不容易。这样的环境下还没有自我膨胀又或者自我堕落——别的不提,只看这片土地上古往今来几百个皇帝,有多少能持续三十年的!
他又不是穷兵黩武。这是打击边境不安分势力,保卫国防的正当举动。御驾亲征亲冒矢石。这事情说到哪里都不是个错!
玄烨皇帝平时表现的比较从谏如流。不过这样地家伙如果下定了决心,就特别坚定。牛心左性儿说得就是他。劝诫的馆阁大臣被他用大道理驳回去了。劝诫的怀有小心思儿的军界人物被他用老大激情鼓舞的忘了原来想法了。身边近人的担忧被他用天子威严不可辩驳去了。总而言之,未出征前,皇帝先小范围大获全胜一次。得意洋洋率军出行了。
率军打仗没有带女眷的。可是皇帝也不能光杆儿一个。至少得带两个端茶倒水梳头做饭的。于是朝野忙完宫内忙。忙了一两天,顾太监整理了出行名单。
于是就出行了。
这皇帝,平日比较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