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背下来,回去好照着背诵的内容认字。这也算是这学医人家特有的认字方式了,不是三字经,不是百家姓,而是从医学典籍开始。因为他们不是什么正紧的学医弟子,曲大夫也不要求他们日日在这医馆里呆着,毕竟这两个孩子还要打猎养家,只让他们最少没三天来一次,好检查他们的功课。
当天晚上,当付张氏看到那个针匣子,看到里头的银子,银票,知道自家大儿子,大闺女拜了曲大夫当师傅,学习认字,学习辩药,付张氏激动地在家里那个三清牌位下狠狠的磕了好几个头。并且把自家的炕桌狠狠的擦了几遍,这才让兄妹两个把那四本本草图册放了上去。这是他们家第一次有书,这对于付张氏来说只觉得意义重大。便是边上什么都不懂的二虎也看出了这事情的重要性,忍不住缠着大哥大姐,想要参与其中。
作者有话要说:
☆、23这个世界
自从拜了师傅,大虎似乎又有了依靠一般,背脊又挺直了起来,虽然不过是
三天去一次,连个学医记名弟子估计都算不上,可是就这样周围的邻居们看着大虎的眼神都尊重了许多,在穷人眼里,采药不是什么大本事,可是这能认字本就是天大的本事了,更何况这曲大夫放出的风声,说是大虎跟着他不单是学认字,学采药,更要紧的是以后还要学习炮制药材,这药材炮制师傅,这虽然也是手艺人的活计,却是属于手艺人中的上等人物,要是手艺好的,有名声的,那些个大药行来请,那没有一年一二百两的供奉请都请不来呢!比衙门里头的师爷都值钱些。便是学的差些的,或者名声不显的,在一些医馆里帮忙,每月也能有五六两银子可以拿,这可是挣大钱的本事。
这大虎眼看着就要有大前程了,这周围的人能不看重吗!烧冷灶也不是只有有钱人明白的。一下子这付家似乎又重要了起来,自然有些个人又靠了上来,就是主动帮忙的都多了些,想着先结下些交情。算起来和当初付石匠在家时也差不离了。
转眼间,大雪慢慢的消退了,兔子也不见了踪影,不过付家已经有了新的法子打猎了,大虎买了两套的弓箭,花了整整十五两银子,和付清两个一人一份的背着上山,虽然他们依然年幼体弱,力气不够,不过因为直接拿着活物练习,在加上那些个加了料的豆浆的作用,眼力很是犀利,倒是也时不时有些收获。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采药大业子春暖花开之后就显得蓬勃发展了。有付清的高雷达外带百度图片一样的解说存在,几乎没有什么认错的可能。再加上时不时有些石匠活计补贴,家里的日子倒是真正的好过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