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方父母这头就有点为难了,难题就是林蓉的姥姥姥爷——林蓉两个舅舅的儿子还没结婚呢,林蓉要是把父母掏空了,两个表哥买房问谁借钱去?于是林蓉姥姥姥爷就天天在家里喊:“女儿还要贴房子才能嫁出去,这家的女儿发臭了还是咋的? 肉烂在锅里。”
林蓉对自己姥姥姥爷的心思最清楚不过,也不说啥,只是暗地去跟自己爸爸林启明说。林启明也知道老婆贴娘家的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这回是下了狠心,一心一意的逼林蓉妈,把积蓄全掏出来。林蓉妈对侄子们再有责任感,毕竟对女儿还是有感情的,被老公一逼两逼,最终还是把钱全给了林蓉——从此林蓉更被姥姥姥爷不待见了。
北京那时的房价还算低,买房者一般都选市内的地段,林蓉却是情有独钟的挑定了五环外,订房时这边的地铁还没开通,交通不便,当时的房价低得很,每平米2650。林蓉是这么考虑的,虽然有两边父母赞助,但是那点钱在4环内买不了100平米,5环外的这里却可以买个复式大户型,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今后两边父母都要靠他们照顾,一定要事先留好足够的房间。
当时林蓉跟陈江那时刚工作,收入不高,但是林蓉坚持要买大房子,把两人的工资一分钱不留,统统用来付月供,理由是:工资今后会涨,房子买了后,面积永远不变。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林蓉铁了心的要蹭自己爹娘的生活费——省得老妈把钱全贴了表哥姨妹,他们现在问林蓉妈要钱就跟欠他们债似的,林蓉可不敢指望他们今后孝敬她爹娘,人家孝敬自己爹娘丈母娘都孝敬不过来呢,你一个大姨妈算哪根葱啊。
房子挑好了,交首付的时候,两人还没领结婚证,林蓉写了张欠条给准公婆,房子只登记在林蓉一人名下,男方父母一点意见都没有——女儿是招商银行,儿子是建设银行嘛。
两年后,房子交付,地铁也通了,房价暴涨不说,房子也飞速的租掉了,每月租金还月供还绰绰有余。公婆开心得眉开眼笑,逢人就夸自己家这个准儿媳能干,会算计。
林蓉爸爸原籍浙江温州,林蓉天生多少有点炒房的基因。这些确实是林蓉算计好的,林蓉确信地铁一通,房价会暴涨,而且帝都有那么多北漂,地铁站附近的房子靠租金就可以养贷款。
林蓉从工作后,三年就升了副经理,年年加薪,收入相当不错。于是除了房子外,两人去年还买了车。陈江爱豪车,一定要买辆凌志,50多万,这实在是远远超了他们的消费水准,但是他们房贷不重,两边父母又能再次赞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