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外的大漠,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一年,史官书大胤国史,《宣熙朝鉴》载,宣熙十一年五月,颖海有蛊疫,大难之时,洱翡药宗旧人出,妙手回春,救万人,献《洱翡医典》。
——青史上这寥寥数语,背后不知是多少旧人的梦寐以求,是多少先辈亡魂九泉之下都在念想的正名。
有了这一笔,洱翡遗孤终于可以用本名本姓行走世间。不久之后,楚珩去了趟鹿水陵园,为明远小师叔修墓,重铸墓碑,冠回了他的本姓“妫海”。
妫海明远在天有灵,了却生前一桩心事。
……
苏朗和叶星珲从颖海回京的路上,恰好遇到了同回帝都缴旨的萧高旻和叶书离。这下好了,少主跟世子从来气场不和,两个人见面就掐架,走一路就掐了一路,半点不消停,折腾得猫嫌狗不待见,后来连苏朗和叶书离都懒得拉架了。
皇权纷争已了,这次来帝都,永安侯世子就不是小住,而是要长留了。
年轻人从战场历练归来,入朝授官,从父辈那里接过定国安民的使命,将会成为帝国新的脊梁。
……
叶书离和叶星珲回来了,凌烨一视同仁,既请过了楚歆楚琰,当然也得请两个嫡亲师弟吃顿家宴,认认门子。毕竟二位“小舅子”从小跟楚珩一起长大,在楚珩心里的份量只重不轻,一点都不亚于双胞胎姐弟。
正值仲秋,天气尚热,是吃蟹的好时候,凌烨便在观澜湖边的升平楼里置了个全蟹宴请他们。
既是家宴,叶书离就问,能不能多带一个人,星珲一听,连忙说他也要带。
反正大家情况都差不多,省得自掏腰包请三顿了,都来蹭陛下的吧。
升平楼里的家宴气氛较楚歆楚琰上次要轻松许多。苏朗和皇帝师出同门,又不是第一回 蹭陛下的饭了,闻说是吃螃蟹,立刻就跟星珲来了。世子爷是个能入宫和陛下一起下棋的人物,叶书离同样也是代一城之主进京述过职、和陛下在私下里谈过大师兄的。至于星珲,他是年龄最小的弟弟,又是叶见微的独子,楚珩和叶书离都最是疼他,跑来帝都武英殿的这两年,凌烨也习惯了照看。
六个人一聚,私下里用宴,倒真没什么可拘束的。
所以,师兄弟三人见了面,瞧着彼此都“大逆不道”、毫不避忌地出双入对,一时间面面相觑,心情顿时都很沉重。只自己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当师兄弟三个都这般“逆子”,齐刷刷的阵仗一摆出来……就不太妙了。
行过礼坐下后,师兄弟三人别的且不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