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的心又热乎起来,青云还小,若宝玉能幡然悔悟,在这节骨眼上给府上挣回些体面,那是极好的。
☆、103谢祖宗x中秀才
乡试在八月,中秋前后,往年这时候早已退了凉,这年,暑气久久不降。
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拉开序幕。
入考场头一天,各州各府书生还抱着朝廷颁发的官方权威复习资料埋头苦读,厚厚十几册,内容纷繁复杂,《大晋科考汇编》在京城上市的头一天,甭管是否报名参加本届科考,各路文人争相抢购,真正看过里头的内容,他们不得不服气,官方教材的参考价值大于任何顶级书院先生传授的经验,在这里,你能看到过去每一届优秀文章,上榜的,或者被埋没的……
管家大人整理这份档案的时候可没考虑到科考黑幕以及朝廷颜面。
水湛仔细翻阅过全辑,也看到了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幸埋没的惊世文章。
每篇文章的最末,管家大人以黑色幽默的笔调点出文章现世的背景以及被埋没的原因,对水湛而言,这比文章本身更有看点,尼玛,他可真是大开眼界了,每一届,竟都有这么多优秀人才因为各种原因遭埋没。
拒绝送礼、拒绝联姻、得罪权贵家公子、呕血之作被人冒名顶替……
水湛恨不得将这些混账官员拖出去砍头,斩个十回八回,可惜,管家大人再次坑爹了,什么甲学士,乙尚书,丙少爷……从蛋腚到蛋疼直至蛋碎一地,明君不好当啊。
这部太过犀利的典籍给水湛增加了许多烦恼,翻看得差不多了,他将翰林院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学士统统召到御书房,并不多说什么,将册子交于他们手中。
通用版《大晋科考汇编》是经过翰林院大学士二次整理的,他们倒颇有节操,并没将功劳揽上身,封面落款赫然是“菊花学士”,往后一行才用小字注明:圣上亲审,翰林院众学士整理修改。
庄凛离开京城之后,四月中旬,典籍发布。
广大读书人争相购买阅读,看过这玩意儿,他们不得不对菊花学士赞一声好,这么多的题材,这么多的文章,凭一人之力他能以权威科学的方法分类归纳,在例题的选择上就能看出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再看每篇文章最末的点评。格式方面说得不多,他注重的是文章的内涵和实用性,有没有文人风骨,是不是春花秋月无病□。
往往只有三五行,却能拨云见日破除迷障。
一时间,菊花学士在大晋朝的信仰值达到顶峰,比那些处心积虑的传教士更加成功。
读书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