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回答,还要就好好回答,所以他沒有立刻回应,而是原地走了好几圈,这才开口,“首先皇上和隋国公会对你最近一月的表现进行封赏,财物财宝不说肯定会给你一个实权,因为你身上本身就有金字令牌,所以很可能强调一下让你节制北方边境军事,这是最好的结果,不过对于出兵突厥我想大概不会同意,隋国公肯定要守稳,因为隋国公一向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一定要提前踏踏实实准备好到时候一击必胜才行,否则宁可固守不动,因为隋国公一直说,守住就是胜利,只要心态摆正,攻城的久攻不下远比守城的要焦躁许多,寻找机会趁乱制敌才是上策。”
“另外独孤夫人对少将军一向宠爱有加视若珍宝,所以自然不会让你亲自去冒险,自己带兵孤军深入突厥境内无异于羊入虎口九死一生,所以命令就该是封赏职位加固城墙准备应对突厥的大肆反击,甚至会考虑再增兵5万以上给你……”
杨广听了点头,只是幅度并不大,他自己同样在思考和揣摩,的确杨素跟杨坚***了很多仗,对他的性格和用兵对颇为了解,所以他不反对杨素所说,反问道,“的确朝廷大部分人都会主张固守,可是眼前一座小小的营州城外加12万人马真的守得住突厥30万大军的冲击么,有险可守才能守,明显营州根本抵抗不住10万人以上的进攻,莫要说30万人,就是对方5万我方5万摆开阵势的开阔地都沒有,到处都是山峦起伏,而突厥人对营州十分了解,他们完全可以一边攻打一边从山上小路绕过营州城给营州來个内外夹攻,到那时候怎么办。”
“所以我才把上次伏击的地点选在了突厥境内的群山之中,不管什么战争,有一个很管用的原则,那就是越是远离自己的国境越是好事,当然这是相对的,因为把战火和战争引到别国国境之内攻击的一方本身就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被攻击的一方一定会自救,沒有哪个国家国境被敌人攻占自己不抵抗却派人攻击对方的国土的。”
“我其实一直思考进攻和防守的平衡问題,这次之《“文”》所以坚定的《“人”》选择进攻《“书”》其实就是《“屋”》为了最大限度最大效果的防守,只有我们这12万人进攻出去,进攻到突厥人的国土才能保证我们自己的国土不受侵犯。”
杨素沒话说了,因为他本來从心里就十分赞同杨广的这次冒险进兵,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等着,等着那个命令的下达,“那万一如同末将预料的朝廷不允许进攻怎么办,少将军真要违抗圣令违抗军令么。”
“不,我不会违抗军令,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