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安排人手了,依照现在的准备速度,十天之内,赵云就可以展开第一波攻势。
而就在这时,洛阳的曹操也收到王双重伤的消息,召集文武议事。
曹操的问题很简单,就是王双将死,要谁来主持汉中大局,还有就是从哪里抽调援军去救汉中。曹操是把汉中当做一个诱饵、陷阱,但别忘了,这世界上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多了,甚至比成功的还多。
最先回答的是荀攸,作为曹操的主要谋士(贾诩这老东西明哲保身,不被逼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出手的),荀攸有责任为曹操分忧解难:“回禀主公,荀攸认为汉中是必须要救的,要么抽调洛阳的兵卒去救汉中,要么抽调雍凉二州的兵卒去救援汉中,至于人选,还是主公自断为上!”
汉中主将的人选可是一件大事,荀攸可不敢轻易拿主意,这是犯忌讳的事。三国初期,荀氏家族和曹操关系还非常密切,无话不谈的话,但自从曹操清洗了保皇党,逼迫献帝退位以后,荀彧就对曹操颇有怨言了。
曹操改国号为“魏”,李重改国号为“赵”已经很长时间了,作为保皇党的中坚人物,荀彧心里很不是滋味。
对于李重篡位,荀彧带没什么好说的,通情达理的想一想,人家李重也没吃过大汉俸禄,一出门就跟黄巾贼混到一起,不篡位才不正常呢?
可曹操出生于官宦人家,祖上还是汉初名将夏侯婴,篡位就太不应该了。
…………
“嗯!”曹操点了点头,问道:“公达认为需要多少援兵呢?”
荀攸毫不犹豫的答道:“如果主公想要给汉中留有一些反击的力量,那么至少要一万到一万五千援军……如果只是固守汉中,我想有一万精兵,应该就足够了。”
对于这个答案,曹操并不是很mǎnyi,计算兵力还不需要荀攸动手,关键是如何调动兵卒,所以曹操皱眉道:“公达认为从那里调兵为上呢?”
荀攸慢慢答道:“属下认为,从雍凉二州,洛阳各抽调一半兵卒为上。”
曹操眉毛一挑,转而向贾诩问道:“文和,你有什么意见?”
对于荀攸的答案,曹操已经很失望了,诚然,荀攸没说从益州调兵这个蠢主义(距离太远),但从二地调兵支援汉中,无疑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举动。中规中矩没有错,错就错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中规中矩,现在需要的是出奇制胜。
贾诩垂下头,慢慢答道:“如今李子悔出兵百万,兵分三路攻打我国,我军只能苦苦支撑,并无还手之力。”
简单的说了一下当前形势,贾诩抬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