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飞上半空,凄厉破空声如同恶魔尖啸一样。
只是一眨眼的时间,数十名匈奴英雄就被漫天的羽箭淹没,殷红的鲜血流淌在碧绿的草原上,带给人一种十分凄美的感觉。
也不是没有牧民向西方逃跑,不过管亥和郝昭并不追赶,马超早早就绕到前面去了,纵横西凉的马超如果连几百逃跑的牧民都抓不住,就真说不过去了,所以二人只是指挥兵卒叱喝牧民投降而已。
三万骑兵之中,会说匈奴话的人不多,但“投降不杀”这句话分宜过来还是很简单,经过一路的杀戮,不少骑兵都能喊得差不多。不过这也间接的证明了一点,在这一路上,马超没少干过屠杀俘虏的勾当。
匈奴牧民反抗的勇气在英雄身死的一瞬间就消失了,面对着滚滚铁蹄,闪亮钢刀,他们很屈辱的选择了投降。
从这一点上来看,游牧民族和华夏民族还是有巨大差距的,我们必须要承认,华夏的汉奸很多,贪生怕死的人也很多,和游牧民族相比,华夏人血性都隐藏在身体的最深处,并不张扬。
但是,华夏民族的韧性却是最强的,他们能忍耐,也能爆发。从铁血的大明,到混乱的民国,都能证明这一点。
如果把上面的瑟瑟发抖匈奴牧民换成华夏人,肯定会有数人被唤起血性,奋勇反击的,但是匈奴人不行,他们没有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靠的只是个人的血勇之气,这是民族和各人的差距,这也是华夏民族的伟大之处。
以上只是蜘蛛的个人观点,被说做凑字蜘蛛也认了,反正蜘蛛认为,华夏是最优秀的民族,华夏文化是最有底蕴的文化。
见到匈奴牧民一个个跪倒地上,管亥和郝昭这才叫骑兵下马,将这些分开捆绑起来。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把匈奴牧民分开管理,这就是经验问题了,如果按照家庭关系管理这些匈奴牧民俘虏,那么这些人很可能会逃跑什么的。
可把这些家庭拆分开来,为了家庭成员着想,匈奴牧民就不敢骚乱和逃跑了,甚至让他们单独放牧都没有问题。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管亥和郝昭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t色bié是管亥不是东西,虽说匈奴人已经放弃抵抗了,但管亥、管大侩子手依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几名匈奴汉子,这就是红果果的杀鸡儆猴。
管亥和郝昭指挥兵卒押着这些匈奴牧民收拢牛羊,收拾(抢2劫财物,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场面出现,比如毒打俘虏,轮流发生2性2关系啥的。但在屠刀的危险之下,匈奴牧民只能忍耐下来,忍耐不住的都已经被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