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信的字里行间,徐晃判断得出,曹操希望自己固守夷陵,让乐进带兵回转。可以看得出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曹操还是选择了让乐进继续跟随,而不是自己,难道只因为自己是个降将的缘故?(徐晃是杨奉的部下)
可要说曹操不信任自己,那更也不可能,断后的任务是很重的,徐晃估计,怎么说自己也得坚持到明年开春。难道是因为自己的统兵能力比乐进强?还是说曹操更信任自己,认为自己能完成任务?徐晃只觉得头昏脑涨。
就在徐晃胡思乱想之际,乐进低声说道:“公明,主公可说让谁来断后?”
徐晃举起酒杯,无言的喝了一口,重重的把酒杯放到桌案上。
乐进心有所感,良久方道:“乐进此次回京前途未仆,也不见得好到哪去,你我二人……二人……”
说到这里,乐进却也说不下去了。
次日,乐进带领一万多兵卒回转鱼腹成都,徐晃与剩下兵卒坚守夷陵。
夷陵水寨少了一万多兵卒,自然瞒不过久经沙场的周瑜,周瑜立即开始强攻夷陵,想要在冬季到来之前一举击溃徐晃。不是周瑜用兵急躁,短时间内拿不下夷陵,就要到秋冬季节了,到时候西风呼啸,逆风逆水,想要拿下夷陵就是比登天了。
数天之内,夷陵附近喊杀震天,火光冲天。
夷陵陷入苦战,洛阳也好不到哪去,李重得知曹仁前去南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快刀斩乱麻,立即开始猛攻洛阳。
其实李重和周瑜的想法一样,如果不能在入冬前功课洛阳,那么到了严冬时节,天寒地冻,想要动兵就千难万难了。洛阳还不比江南,已到了冬天,漫天风雪,兵卒要是驻扎在洛阳城外,不用打仗,光是冻伤就能让兵卒减员三成以上了。另外冬季粮草运输也是问题,取暖的干柴,毛毡都会相当缺乏。
当然,李重艰苦,曹操更艰苦,兵力缩减之后,每次攻城战,都让曹操胆战心惊。生怕一时指挥失误,丢掉洛阳这个前沿阵地。
和李重相反,曹操无比希望冬季的到来,最好是滴水成冰的天气。
这样的大战描述起来就两个字“惨烈!”
上万兵卒的尸骨堆积在洛阳城下,吸引了无数乌鸦在半空盘旋,一旦没有人看守,这些乌鸦就俯冲而下,啄食兵卒的尸体。不是曹操和李重不想将兵卒的尸体带回,而是天气太过严寒,血液刚刚流淌出来,就被冻结成冰块,把兵卒的尸体都粘连起来,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办法分开粘接在一起的尸体。
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曹操终于熬到了严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