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意义上看,廪君巴人只是其中的一支较早地进入父系的氏族而已,而在此之前漫长的古老年代中,巴人的各个支系也曾经发展出对于鱼、鳖,乃至于蛇的崇拜习俗。
只是后来巴氏廪君的势力逐渐发展,不断扩张。到了春秋战国同时期,白虎图腾才逐渐取代了巴人其他支系的图腾,成为了各系巴人的终极信仰。我们进入的这片长江流域地底暗河流域,原本就是属于远古巴族众多支系之一的古巫氏族的地盘,显然他们还保存着对于远古时代的某些图腾崇拜,这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我们继续前行,边走边看,最后在一幅壁画的前面停下了脚步,画上有一株最引人注目的巨大古木,在最顶层的一根粗壮的分叉枝头上站立着一只巨大的神鸟,而在神鸟金色大爪子下方的树根部,则攀着一条头朝上尾朝下的神龙。
三胖子对我说:“嘿嘿,以前只听说过双龙戏珠,没想到这古代巴族人也挺有意思,搞了个龙凤呈祥……只是这株树能不能支撑得住它们两个的重量,倒是个问题。”
王老跛子白了他一眼,说:“别瞎说!这是鄂西地区长江流域最神秘的龙凤斗,和古蜀国九鸟一龙的青铜神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长江的标识其实就是鸟,是鹏,也是凤凰…”
听到王老跛子的解释,死人脸对此似乎毫不关心,无动于衷,我自己却深受启发,暗自点头。
长江文化中最神秘的鸟与龙的地位,在这古代巴族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壁画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在春秋以前,巴人主要的分布区域,就是在长江中上游,以及汉水中下游的南方地区。
而古巴人原就是从属于三苗集团的,所以历史上所谓的“苗蛮”,实际上便是古代中原人对于巴族的称谓。
巴族自古好战,大多居于南方,四季湿热多雨,深溪险壑,多产蛇虫,故“蛮”又为蛇种,虫类。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巴人就曾与中原人发生战斗。自西周之后,楚人的势力在南方迅速崛起,巴人被迫向西转移。这也就是历史上巴楚世代开战的真正原因。文献史籍中就常常记载“巴楚世代相攻”的历史论述。
眼前这甬道壁画上为“龙凤争巢”,立刻让我产生了某种联想,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凤”原就是楚人崇拜的图腾,远在周代的时候,楚人对凤的尊崇就达到了顶峰,而至于“蛇”则完全可以代表巴。如果从这段“巴楚世代相攻”的历史背景上来分析,面前壁画上所要表现的,无疑就是楚人与巴人战斗的表现。
不过,这也只是我们自己的推测,长江上的许多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