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粉墨登场。
有趣的是,大宋都已经平定了金国。可是西域那边,耶律大石和西夏国以及西域诸国之间,却是闹到了水火不容,烽火连天战不休。这些国家时时派使臣到洛阳来拜见楚天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请魏王主持公道。”
所以,魏王仍然很忙。除了要料理诸多的国家大事,还要调停这许多的西域小弟,还要对宗泽、岳飞这些人在占领区的各项重要事由,进行批示。
回到家里,魏王更忙。他已经是十几个女人的丈夫,是七个孩子的父亲。
光兴五年春,楚天涯来到太原祭祖。这一次与之同来的除了和上次同样的人——萧玲珑和焦文通等人,还多了柔福帝姬、仙菲公主和楚天涯的七个孩子。
长子龙城郡王楚克捷,已经十三岁,能够骑马弯弓,吟诗作对。
一行人来到了太原城,北门。
楚克捷看着眼前的苍茫太行和悠然晋水,问道:“父王,当年您就是在这里抗击金人的吗?”
“是。”楚天涯眯着眼睛,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烽火飞扬尸血横陈的日子。看一眼身边,萧玲珑的脸上浮现着和他一样的微笑。
“当年的太原城里,真的有过人吃人吗?”楚克捷问,“王老令公(王禀)传授给父王的枪法,就是闻名已久的王家枪吗?还有父王时常念念不忘记的孟七伯,孩儿能够见到他吗?”
萧玲珑哑然一笑将楚克捷拉到一边,“你的问题太多了。”
“是,母妃,孩儿知错了。”楚克捷一向都很是孝训,知书达礼。
“王妃,克捷问的这些事情,都是他应该知道的。”楚天涯说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孤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知道吟风弄月,却不懂创业之艰难。克捷,你的封邑就在太原,孤命你这次祭祖之后在这里多留半年,多长长见识。最重要的,多去了解一些当年太原之战的情况。”
“孩儿遵命!”楚克捷欣然应诺,眼神之中兴奋闪烁。魏王家的世子,一向被管教得很严,除了文学武功,他要学的东西远比一般的孩子要多。能够有半年的时间独自在外“深造学习”,对他来说就像是飞鸟脱笼。
萧玲珑想阻止一下,犹豫片刻后放弃了。一来,楚天涯决定的事情没有谁能改变;二来,孩子即将成人,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历史,的确不是坏事。从楚天涯的这一次安排可以看出,他对克捷这个长子是寄予了厚望希望他成才的。
“有不懂的,去青云堡找人讨教。”楚天涯突然说道,“去了那里,放下你的架子,忘记你是什么世子郡王。你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