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同甫想及甄玉,也道:“先头么,甄榜眼和王状元虽爱斗嘴,看似不和,实则却是同心协力,才在短短时日,就助王爷得了京城掌兵之权。王爷有了这掌兵之权,太子之位指日可待。”
钱进益点头道:“论才能,甄榜眼也不一定能胜王状元多少,但他胜在无家累,不必费心后宅女眷之事,只一心一意助着王爷谋大事,这样的人,还去哪儿找?”
韦同甫倒是想起一事,瞅着四下无人,便道:“先前传闻,王爷许过诺,说道将来事成,要将妙丹郡主配给甄榜眼,这才留着妙丹郡主在府中,迟迟不给她找夫婿。不想甄榜眼未待事成抱得美人归,竟至一病而亡。”
两人说一番王府之事,免不了又八卦一番当今皇帝的最新动态。
当今皇帝唐习武以武得天下,结束了前朝□,当年以三十八岁之龄登上大宝,当了棠国开国皇帝。初登大宝时,他自有一股雄心壮志,想当天下明主,因整整二十年,励精图治,朝局开明,天下共赞。不想他六十岁生辰后,却笃信起道教,开始修道炼丹,不理朝政,甚至听信道人之话,杀了宫中许多生肖和他相冲的宫妃,一时之间,朝臣有生肖和他相冲的,不免惶惶不可终日。三年下来,朝政混乱。
唐习武共有八个儿子,分封在外为王的共有五个,留在京城的有三个。朝臣忖度,这三个留在京城的,便是唐习武属意的太子人选,因暗暗拉帮结派,想要博一把,以待日后位极人臣。
今年初,唐习武却把三个留在京城的儿子召进宫嘱话,说他要到城外新建的道观中清修,令他们联手监国。
待唐习武一走,他三个儿子虽然说是联手监国,却各自为政,甚至在王府中办理政事,针锋相对。这三个儿子中,其中一个便是九江王。
九江王年方二十五岁,母亲是唐习武最得宠的妃子旁氏。
以一部分朝臣看来,留在京城的三位王爷中,三王爷年长,太子之位非他莫属了。另一部分却认为,四王爷相貌作风最肖当今皇帝唐习武,且母亲本是唐习武表妹,外戚有力,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王正卿等人却是认为,若要选明主,必须选九王爷,也就是九江王唐晋风。
九江王少时有才,长大后有贤明之风,且擅于网罗有才之士为他所用,王府人才济济。至今年三月,他得了京城掌兵之权,一时之间,便最被看好。明眼之人皆认为,皇帝既然让九江王掌兵,自然是要把这京城,这天下交给他了。
九江王却不敢放松,皇帝这几年越法难以捉摸,这会把掌兵之权交给他,说不准什么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