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宫出的上好丝线,要十个铜板一股,绣一幅盖头怎么也要七、八个颜色的丝线,大概要用一百个铜板,净赚的也就一两八钱到九钱。”
☆、第七章 算账
顾清梅忍不住笑起来,“照这样的帐算起来,那咱们一年不是可以存下不少钱?”
“哪里存得下多少钱啊?”秦碧华笑道。
“妳得供阳哥儿读书,城里的书院,包吃住,每个月就要三两银子,还有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要钱?随随便便买本书,至少就要一、二两银子,一张稍微好一点的宣纸就要两百个铜板,妳又从来都不肯屈着阳哥儿,穿的戴的,都跟城里的学生们一样,免得旁人轻视了他。”
“虽然有二堂嫂帮衬着,阳哥儿的束脩不用妳拿钱,但是妳的花销也不小。前些日子妳还偷偷跟我说,阳哥儿乡试的时候中了头名解元,等到府试的时候,肯定能中举人。到时候会有报喜官来报信,所以,妳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打赏的钱,不然到时候太寒酸,怕是会让人笑话。阳哥儿若是能中举人,家里还得请客吃饭,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我四哥是乡试的头名解元?”顾清梅听到这个消息有些吃惊,她虽然不是古代人,但是好歹也学过一部分历史知识,知道古代的科考制度,分为乡试、府试、会试以及殿试四部分,而解元就是乡试第一名,府试的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若是可以得到乡试、府试、殿试三个第一,那便是连中三元,乃是无上的殊荣。
别说府试和殿试,便是乡试的第一,便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人了。
“对呀,咱们阳哥儿可是乡试的头名解元呢,如今就连族长都恭敬他呢。”秦碧华得意地道。“至于我家那位,念书不行,不过小时候跟祖父学了些功夫,一心想要去都城考武状元,单是吃喝就要比旁人都好,一顿不吃肉就闹着没力气。我赚的这些钱,还不够给他吃的呢,更别提现在我肚子里有了个小的,以后要多一张嘴吃饭了。”
“日子会好的。”顾清梅觉得有些头晕,于是躺下道。“我有些头晕,躺着跟妳说话。”
秦碧华闷头飞针走线,“说起来,少武的爹娘也真是不着调,一天到晚好吃懒做的,少武她爹除了喝酒就是骂街,他娘整天走东家串西家,挑三拨四,就是不知道正正经经地干点活,没钱了就找妳和二婶要。”
秦碧华说着,扭脸看了眼门口,向顾清梅这边探了探头,压低了嗓音道:“昨天晚上妳也看见了,二堂嫂和大堂嫂不睦,妳知道为什么吗?”
顾清梅见到她神秘兮兮的样子,脑袋里那根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