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凝重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岭南一年也接不到几次旨意,突然来了这么一道让他按兵不动的密旨,只能说明,朝中有了很大的动作。
“这是中书省执笔的。”萧承钧将那份密旨仔细看了一遍,常年批奏折的他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常替右相誊写文书的一位中书舍人的笔迹。
“陈世昌这是什么意思?”二舅不甚明白。
楼璟起身,盯着书房墙上挂的西南一带的地形图,仔细观看,“岭南兵动,可以钳制住蜀地、江州、闽州三处。”
平江侯猛然抬头,“你说是,蜀地或是江州,会有兵变?”
朝中的形势,怕是已经十分严峻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
沈连下狱的当天晚上,右相陈世昌的种种罪证就送到了左相杨又廷的府上。
既然要鱼死网破,沈连早就做好了准备,他被抓了,内侍省还在,这些年内侍省专司调查官员、刑讯逼供这类事,陈世昌的罪证早就攥了一大把。
嫉恶如仇的杨太傅高兴地一晚上没合眼,连夜找了门生、幕僚商议。
与此同时,因为晋州将士的积极配合,钦差大人很快就“发现”了四皇子的真正死因。乃是晋州刺史勾结鞑子将军,故意布下圈套引诱萧承铮上钩,用一招瓮中捉鳖乱箭射死。顺藤摸瓜地查下去,钦差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这位晋州刺史,早在三年前上任之初就勾结上了鞑子,每年按例给鞑子送粮草!
晋州刺史是右相推举的,连带着前任刺史王坚的死也被翻了出来,矛头直指右相陈世昌。
陈世昌焦头烂额,怎么也没想到派去晋州的钦差会这么快就查出来,还查得如此透彻,“皇上,臣治下不严,甘愿受罚。”
“右相以为一个治下不严就能蒙混过去?”杨又廷适时出列,拿出了一份奏折,详细地列举了陈世昌这些年的种种恶行。
紧接着,弹劾右相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样地堆满了御书房。
消息到此,戛然而止。
萧承钧手中的消息一直没有断过,目前看来一切都朝着他算计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岭南收到的这份密旨,让他不得不慎重起来。
陈家人既然觊觎储君之位,定然不会做无准备的事,以陈世昌的精明,早在与沈连杠上的时候,想必已经留好了后招,而这份提前送出京城的密旨,就是他的后招!
“濯玉,江州现在的兵力如何?”萧承钧转头看向楼璟。
楼璟勾唇,“江州的兵力,随时都能夺过来。”要知道,云三还蹲在卢新的刺史府外,就等着一刀结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