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轻嫩可爱。谈论僧义林,大和初,改葬棋法师,初开冢,香气袭人,侧卧砖台上,形如生。砖上苔厚二寸余,作金色,气如檀。
芰,今人但言菱芰,诸解草木书亦不分别,唯王安贫《武陵记》言,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今苏州折腰菱多两脚。成式曾于荆州,有僧遗一斗郢城菱,三角而无伤,可以节莎。
天名精,一曰鹿活草。昔青州刘炳,(南)宋元嘉中射一鹿,剖五藏,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炳怪而拔草,复倒。如此三度,炳密录此草种之,多主伤折,俗呼为“刘炳草”。
护门草,常山北。草名护门,置诸门上,夜有人过辄叱之。
蜜草,北天竺国出蜜草。蔓生,大叶,秋冬不死,因重霜露,遂成蜜,如塞上蓬盐。
胡蔓草,生邕、容间。丛生,花偏如支子稍大,不成朵,色黄白。叶稍黑,误食之,数日卒,饮白鹅、鸭血则解。或以一物投之,祝曰:“我买你。”食之立死。
水耐冬,此草经冬在水不死。成式于城南村墅池中见之。
鬼皂荚,生江南地,泽如皂荚,高一二尺,沐之长发,叶亦去衣垢。
左行草,使人无情。范阳长贡。
梦草,汉武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异国所献,似蒲,昼缩入地,夜若抽萌。怀其草,自知梦之好恶。帝思李夫人,怀之辄梦。
雀芋,状如雀头,置干地反湿,置湿处复干。飞鸟触之堕,走兽遇之僵。
望舒草,出扶支国。草红色,叶如莲叶,月出则舒,月没则卷。
掌中芥,末多国出也。取其子,置掌中吹之,一吹一长,长三尺,乃植于地。
地日草,南方有地日草。三足鸟欲下食此草,羲和之驭,以手掩乌目,食此则美闷不复动。东方朔言,为小儿时,井陷,坠至地下,数十年无所寄托。有人引之,令往此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只屐,因乘泛红泉,得至草处食之。
挟剑豆,乐浪东有融泽,之中生豆荚,形似人挟剑,横斜而生。
牧靡,建宁郡乌句山南五百里,牧靡草可以解毒。百卉方盛,乌鹊误食乌喙中毒,必急飞牧靡上,啄牧靡以解也。
月桂,叶如桂,花浅黄色,四瓣,青蕊,花盛发,如柿叶带棱,出蒋山。
三赖草,如金色,生于高崖,老子弩射之,魅药中最切。
卫公又言:“衡山旧无棘,弥境草木,无有伤者。曾录知江南,地本无棘,润州仓库或要固墙隙,植蔷薇枝而已。”
太原晋祠,冬有水底苹,不死。食之甚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