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但也不至于好玩到让人丧命的程度。道理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逃避。权力的沉重和规矩的森严使他们无力承受,而祖先的期望、臣民的指责、自己体内的“超我”使他们荒嬉政务、尽求享乐时,不能不产生深深的负罪感、无能感、自卑感,不能不自暴自弃。酒和色不过是他们的逃身之所罢了。准确地说,沉溺于酒色的昏君实际上都是“酒精”或者“性”的依赖症患者。
相比之下,西方国王的政务则相当轻松,因为国家面积小、事务少,更重要的是,执政者权力的范围和深度远不能和中国相比。所以英王国的政府机构十分简单,一直到十三世纪,才形成了三个部门:一是财务署,负责收税;二是最高法院;三是内务部,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由于国家主要是在法律的约束之下运转,所以国王对国事用不着事必躬亲。亨利二世在位34年,有21年生活在法国,但英国的社会秩序相当良好。在西方,国王每天只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处理完自己分内的工作,剩下大把时间,可以用来举办宴会和舞会,理直气壮地玩。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每周至少打猎两次,“寝宫之夜”娱乐晚会则每周举行三次。“寝宫之夜”自晚上七点到十点进行,“娱乐项目多种多样:赌博、台球、跳舞,有时还有演出。各种酒菜台子都摆了起来。各种糕点、冰激凌等随时可用,各种饮料随时可取”。“路易十四显得和蔼可亲。在走到牌桌时他不让别人起身相迎,他彬彬有礼地同每个人打招呼。”
七
虽然皇帝生涯如此险恶,可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做过皇帝梦。孙中山曾言“四万万人都想当皇帝”。“中国向来没有为平等自由起过战争,几千年来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大家要争皇帝。”
确实,中国的皇位对没当过皇帝的人来讲是太诱人了。它有两种神奇的品质:一是法力无边,一瞬间就可以使人成为上帝,可以满足人这种生物的一切生理欲望和尘世梦想;二是流动性强,可以用枪杆子去夺。由此导致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对皇位的争夺如同中国这样频繁、惨烈、代价巨大。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精英的全部焦虑都集中在两点:如何保住皇位与如何夺取皇位。这两种努力都使中国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造成了皇帝非正常死亡率居高不下。
改朝换代这一历史现象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人源远流长的“自由、平等、竞争”意识。中国式的皇位竞争不分贵贱,不论种族,完全是开放式的,费厄泼赖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之类的民谚深入人心,乞丐、流民、士兵、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