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眉飞色舞,兴头上还会邀请对方到家中做客,继续唠叨他所感兴趣的话题。”
然而官禄布村的农民们不知道他们的眼界是多么浅陋。他们不知道,这个穷山沟私塾的教育水平,根本支撑不起洪氏家族的庞大梦想。从洪秀全后来所写的那些诗文来看,他本也算不上天生才俊,只不过在这个小山沟的孩子们里算是拔点尖罢了。
洪秀全当然更不知道这一点。正如自己是家中的宠儿一样,在潜意识里,他也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宠儿。上天对他格外垂青,上天理所当然要对他格外垂青。他比谁都坚定地相信,自己将来会一帆风顺、出将入相、功名富贵,做顶天立地的大人物。
然而,从十六岁那年起,阳光灿烂的日子被突然截断,挫折不由分说地一次次降临到这个人身上。十六岁那年,洪秀全首次出击,去考秀才。原以为会如探囊取物,不料结果却是黯然落榜。如果说十六岁毕竟还小,失手一次也没太大关系,但二十三岁再次落榜,就使他的命运变得风云难测了。从小没经过什么挫折的他其实是相当脆弱的,一个无比可怕的前景已经隐隐铺在他的面前:难道他会成为一个进不了学又耕不了地的废人?本来活泼开朗的他日渐沉默寡言,世界在他眼里变得越来越阴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可怕。
所以,1837年,也是洪秀全二十四岁那年第三次落榜后,他晕倒在榜前也就顺理成章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很显然,他无法直面他人和世界,只有逃避到高烧和梦魇中去。而这一巨大的打击,使他郁积多年的“本我”冲动喷薄而出,他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梦幻过程。这个梦是如此瑰丽,如此神奇,又如此真切,使他多少年后回忆起来还恍如昨日。
梦的焦点是那个奇怪的老人。他身着中西结合的服装,外貌明显具有西方人特点:“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满口金须,拖在腹上。相貌最魁梧,身体最高大,坐装最严肃,衣袍最端正,两手覆在膝上。”
《太平天日》写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多年之后,为了符合神化自己的需要,洪氏想必对梦境做了后期加工。做此梦时,洪氏尚不知上帝为何物,把这位老人称作“上帝”,是多年之后的事。当时,他只是模模糊糊知道,这位老人是天上的主宰。这位老人告诉洪氏,他洪秀全并非凡夫俗子,乃是他的儿子。
梦是愿望的达成。出身贫寒是洪秀全对上天最大的不满。而如今,他从贫农洪镜扬之子变成了上帝的孩子,拥有了最有权势的父亲。这个父亲要远比贫农洪镜扬有威严。见到洪火秀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