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觉到的只是挫败、厌烦、无趣。只有在非现实世界,他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创造一切,修改一切。正如阿q所说:“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不需要任何毅力,反而有一种小孩子玩创世游戏的快感。
起兵以来,洪秀全虽然心不在焉、懵懵懂懂,却居然多次大难不死,打下了南京,到了“小天堂”,从一个人人看不起的落魄童生,成了“左脚踏银”、“右脚踏金”的“太平天子”,洪秀全把这一切归之于“天意”,认为自己必然是得了上天那股神秘力量的眷顾,一切在天不在人。所以越到后期,洪秀全越来越致力于与上天的“交流”。他的交流方式一般是“做梦”。就像赵本山小品中演的那样,一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洪秀全就选择去好好睡一觉,醒来后分析梦的征兆,用来作成文告诏书,公之于天下,用来教育天国人民。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就这样“以梦治国”。
天王府外城称“太阳城”,洪秀全命人在“太阳城”南门外建起了一个高四丈、宽十余丈的巨大照壁,上面雕刻双龙双凤,描绘五彩,十分艳丽。这个照壁就是专门用来宣布洪秀全的梦话用的。
陈庆甲的《金陵纪事诗》写道:“出诏时光近午牌,九声炮响近前街。鹅黄缎写银朱字,说尽天堂梦兆佳。”诗后自注云:“每日午后放炮九声,悬伪诏于门外,所言皆天话、梦话,并无一语及人间事,令人失笑。”也就是说,隔三岔五,太阳城门口就会响起九声炮响,九声炮响过后,一队人马高擎数丈长的黄缎子拼成的“天榜”走出太阳城,上面用朱红色大字写着洪秀全发布的“天话”诏书,悬挂于大照壁之上,令南京人民都来阅读学习。
这些天榜是些什么内容呢?
我们仅举一个例子。第二次西征的太平军出发后,洪秀全没有去研究具体的军事安排和战略指挥,而是在天王府里睡下,到梦中去探探吉凶。一觉醒来,十分高兴,连续发布了两次天榜,来描述他的两个“吉梦”。
第一个梦是梦见收取大批城池土地:
九月初六早五更,蒙爷降梦兆以成,朕见无数天兵将,进贡圣物宝纵横,在朕面前虔摆列,朕时含笑欢无声。今天十三早五更,蒙爷降兆收得城,朕喊天下无弃土,亲降诏旨天将听。
《天王收得城池地土梦兆诏》有记载,洪秀全在这段文字下面又自己加注说:“九月初六早五更,朕见无数天将进贡爷哥朕,虔将一概进贡宝物摆列朕面前,朕含笑欢喜。梦兆如此,今天十三早五更,朕见天将天使奏朕收得城池地土。朕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