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也。”那项羽干脆就说道:“彼可取而代也。”后来果然是这两人把始皇帝的天下坏了。天下人岂尽是庸碌的?英雄豪杰多得很,不然何以有二十二史,乱臣贼子无世无之!
你知道我是个心细的,做事讲究滴水不漏。自从做了皇帝那一天就开始睡不好觉,总是担心哪一天被人颠覆了,这紫禁城宫殿不是归别人所有,便是被一把火烧了,子孙妻妾不是被杀个精光,就是被掠去为奴做婢,我当然更不得好死了,剥皮抽筋,都有可能。要知道,当初张士诚就是被我活活鞭死、挫骨扬灰的。一想到这儿,我就浑身出冷汗。你晓得,那徐达、常遇春、蓝玉、胡惟庸,在朝的这些公侯员外,哪一个不是心狠手辣?礼义纲常谁不知道是假的?能唬住庸人,可唬不住他们。想当初郭子兴对我可谓恩重如山,我有今天全靠他的栽培,可我后来还不是杀了他儿子?起兵之后,一直奉韩林儿当小明王,用不着了还不是淹死了事?普天之下,谁说过我不仁不义?大家心里清楚。再说,这天下也不是那么容易治理,经常有些灾害,加上官吏盘剥,百姓吃不上饭,动不动就要起来造反。又有些奸民,弄些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教会,聚众烧香,夜聚晓散,时间长了,便要弄些祸患出来。越是照顾不到的穷乡僻壤,这样的事就越多。这样一想,便觉得自己是坐在刀尖上哩。
安定天下,首先是要让百姓温饱。想当初,我如果能吃上一口饱饭,绝不会起来造反。所以我劝农桑,轻徭役,休养生息,发展水利。我还狠狠惩治贪污,但凡贪污铢两,被我发现,也定斩不留。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加上老天爷帮忙,年年风调雨顺,个个都能吃饱。天下算日渐安稳了。
可我还是不能放心。我南征北战二十年,知道越是安稳的时候越容易出事。所以我殚精竭虑,考察古今政治制度。你知道我自小没怎么读过书,这点知识全靠自学,可我还算聪明。翻了翻历朝历代的史书,我看出来最危险的是权臣作乱。于是我干脆废了丞相制,省得有人大权独揽。我在《皇明祖训》中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有敢奏设立者,文武官员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我又设了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让他们分头管事,相互牵制,没我的同意,什么事也做不出。我又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作八股文,士子们只准用“四书”的口气说话,不许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就省得不安分的士子弄出异端邪说来,扰乱人们的思想。
为了怕子孙不争气,我又写了《皇明祖训》,定了《大明律》,作了《大诰》,把规矩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