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简陋,可朝廷毕竟是朝廷。每天早上,永历还是像模像样地上朝,坐在小屋当中的太师椅上。几十名大臣鱼贯而入,三跪九叩,奏知某某人老婆病了,请皇帝赐块豆腐补补;某某人上山打来了一只野鸡,要进贡给皇帝尝尝鲜;某某人的孩子昨天饿死了,请皇帝批几钱银子买个棺材……一时间,处理事毕,各自回家,生火做饭去了。
大臣和太监们一个个愁眉苦脸、愤愤不平,成天大骂孙可望。不过,朱由榔却没有太多的郁闷,甚至在心底里,他觉得这里挺好。
一转眼,做皇帝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朱由榔感觉自己就像一叶浮萍,在形势的狂风骤雨中片刻不得休息,早已被摇荡得天旋地转。他就像一只被紧紧追赶的动物,凭着求生的本能四处奔窜,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如今,他终于在这里安顿下来了。虽然地方狭小,生活不便,但是毕竟安静、安全。物资供应不足,他作为皇帝,也不得不偶尔吃顿粗粮,桌上全是素菜,他却觉得很可口。大鱼大肉,他吃了一辈子,没想到,老百姓的食物原来也这么好吃!他每天上午花一个小时“接见”一下大臣,剩下的时间,就是带着两个太监,到附近山上转转,看看白云,听听鸟叫,心里很静。他希望日子就一直这样过下去。他不去研究什么形势,他认为形势不是人能掌握的。他不爱思考,这让他活得随遇而安。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安龙难得地清静了两年后,孙可望那边已经将条件准备成熟,开始动工建造皇宫了。大臣们给孙可望呈文,已经开始用“封进御览”这样的词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永历的另一次灾难一日日迫近。
缅甸之笼
一
就在孙可望杀掉永历的决定发布之前,大西军另一位将领李定国气愤于孙可望的不臣之心,派兵从安龙将永历抢了出来,迎到自己麾下。
命运就是这么离奇。这位原本致力于推翻大明王朝的起义将军,在埋葬了明朝之后,却转而成了南明最忠诚的臣子。在南明后期诸将中,只有他这个出身“流贼”的人自始至终保持了对永历的忠诚,直至最终为永历献出了生命。这次,他亲身远赴贵州,将永历接到昆明,安置进红墙黄瓦、整修一新的行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他将自己的治理大权双手奉予永历,自己唯命是从。由于云南未经战乱,李定国又治理有方,所以云南社会安定,经济基础不错。永历终于享受到了钟鸣鼎食的九五之尊,开始治国理政,迎来了自己皇帝生涯的最后一个黄金时代。李定国等人的热血奋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