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的孙夫人居住为由,正式向孙权请求借用南郡。史书上说是“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初次尝试以碰壁告终,因为遭到周瑜为首的大批臣僚反对。这也难怪,镇守南郡的周瑜,正在谋划由此向西攻取益州,怎能将这块战略要地拱手让给你?再说南郡是周郎艰苦奋战两个年头,先在赤壁恶斗曹操,后在江陵血战曹仁,付出胸部中箭的惨痛代价,硬生生从曹操手里抠下来的。现今一个轻飘飘的“借”字,就要将其拿走,能答应吗?
但是,看似不可能的事,后来却真的办成了。原因很简单,不幸周郎竟短命,新帅鲁肃上台来。鲁肃认为,眼下主要敌人还是曹操,而刘备是我们的战略伙伴;再说把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在上游帮助我们抵挡曹操,那是好事嘛。在当时,孙吴还是军事性政权,所以军队主帅的意见,对孙权有很大的影响力。于是,刘备如愿以偿,借到南郡,进驻江陵;而原本镇守江陵的鲁肃,则将驻地撤到下游的陆口(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作为缓冲和补偿,刘备从自己的长沙郡东北部,划出一小块与陆口接壤的地带,让对方在此设立一个汉昌郡,由鲁肃兼任郡太守。这件事,一般人都很少注意和提到。至此,借荆州的演出暂时落幕。
以上,就是历史的旧账。从账面可以清楚看出:一、整个历史的旧账,都是围绕南郡的借贷问题发生的。二、南郡确实是一笔借贷,而非无偿的赠送。既然是借贷,理应偿还。三、如果刘备赖账不还,借贷变成坏账,那么孙权就是全面亏损。因为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对孙权来说,进账就只有一个南郡;南郡没有了,整个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就算是白忙活了。与此相反,充当配角的刘备,却坐得全部胜利果实五个郡,赚得盆满钵满。四、一旦出现坏账,孙权要么认栽,要么只有走武力索赔的途径,别无他法。
说了历史旧账,再来说现实的威胁。现实威胁产生的根源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根源就在于,当时双方地盘之间的分界线,并非相对稳定的疆域线,而这一点,又是由军事地理所决定的。据我研究,三国之间相对稳定的疆域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军事上,对峙双方都难以轻轻松松地逾越;二是即使逾越,也很难长期保持通畅,从而会招致重大挫败。不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就难以稳定,双方将会通过军事冲突的方式进行调整,调整到相对稳定的疆域线的位置。
比如孙吴和曹魏,相对稳定的疆域线在何处?你会说,小儿科问题嘛,不是在天堑长江上吗?可惜,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