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之下,特别是孙权又将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作为对过去恩怨的一种特殊弥补,陆逊受到感动,加之也为家族的政治前途着想,二十一岁的他,才开始为孙权尽忠效力,仇人就变成了亲人。
两年之前,陆逊协助吕蒙,攻杀关羽占领荆州,展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孙权才将千钧重担放在陆逊的肩上。但是,在上面两大类将领看来,论资历,你陆逊连第三期也都不是最早的,论关系,你此前还是老孙家的仇人,心中自然对你陆逊不服。还有很微妙的一点,就是此前孙吴的三位主帅,从周瑜到鲁肃和吕蒙,那叫一个清一色。什么清一色呢?堪称地域上的清一色,都是江北人氏。周瑜的家乡庐江郡舒县,在今安徽省庐江县;鲁肃的家乡临淮郡东城县,在今安徽省定远县;吕蒙家乡的汝南郡富陂县,在今安徽省阜南县。孙吴政权有三大支柱力量,即江北人士、江东土著和孙氏宗族。江北人士大多是在孙策打回江东创业时跟随而来,而江东土著则多半是在孙权继承权位之后才加入,所以前者要比后者的资历老。资历上的歧视,再与地域上的差异搅在一起,更加使得上面两大类将领,对陆逊这第一个出身江东土著的主帅,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于是,便出现了《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中记录的状况:“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持,不相听从。”抵抗刘备的时候,各位将领有的是孙策时代加入的老部下,有的是孙氏宗族的高贵成员,他们各自矜持,不肯听从陆逊的指挥。
强敌当前,众将官不顾国家大局,反而摆架子,撂挑子,看你的笑话。碰上平庸之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一怒之下杀鸡儆猴,反而使矛盾激化,更加难以收拾。在这考验主帅凝聚人心本领如何的时刻,陆逊这位孙吴主帅型名将的季军,会怎么来应对呢?
陆大帅的应对之策是三个字:讲政治。他召集全体将领,上了一堂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思想教育大课。他端坐在上,手按宝剑,严肃说道:“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他的意思有四层:
刘备是天下知名人物,连曹操都怕他;而今侵入我国,属于强劲的对手。——这是提醒,当前国家有危难。
诸君承受主上厚恩,本应和睦团结,消灭敌人;现在却不听指挥,很不合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