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关羽指挥大军围攻樊城的城池。据《三国志》卷九《曹仁传》、卷三十六《关羽传》记载,洪峰的最高点,几乎要淹没城墙的顶端,城墙在洪水的冲击下又不断崩塌,城内的数千守军危在旦夕。同时,关羽又派兵围攻南岸的襄阳,曹操委派在这里的地方官员,先后投降,连曹魏内地中心城市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附近也有几个县举兵响应。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逼得曹操一度想把东汉的临时首都,从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东)迁到黄河以北,以便躲避关羽的锋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眼看关羽就要攻下樊城和襄阳,从而取得完全的胜利,曹操却使出一手绝招,来为自己救急解困,于是关羽后方的荆州大本营,倒先被别人占领了。这是什么样的绝招呢?
曹操的绝招是三个字:请外援。外援是谁?就是江东的孙权。原来,这时孙吴的主帅,已经由吕蒙担任。前面讲吕蒙时已经说过,吕蒙早就在为孙权谋划,如何袭击关羽夺取荆州。就在准备行动之时,曹操派密使来了,而且还是来鼓动孙权去进攻关羽,并且许诺:事成之后,将把长江以南的地盘,全部作为对孙权的奖赏。这下子孙权没有了后顾之忧,立即命令吕蒙:进攻兵力空虚的荆州,并且很快就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消息传来,关羽的军心彻底动摇。他只好从樊城的前线,撤退到江陵西北一百里处的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此时,部下的将士纷纷逃亡,关羽见大势已去,准备从这里翻越西面的荆山,逃回益州。十二月,他和儿子在临沮县的章乡(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被俘虏,当场被杀。头颅被孙权送往洛阳,由曹操安葬在洛阳的南郊。关羽一死,刘备在荆州三个郡的地盘,全部落入孙权之手。诸葛亮在隆中所设计的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就再也无法实现了。
关羽虽然战死疆场,没有取得围攻樊城的最终胜利,但是他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依然应当得到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首先,在孙吴军事力量介入之前,关羽对战役全局的指挥和部署,能够充分利用天时和地利的客观条件,能够充分发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主观优势,从而取得擒杀对方两员著名战将,俘虏对方的三万兵马,动摇对方中心地区政治局势的辉煌战果,表明他也完全具备主帅型名将的才能。如果没有孙吴军事力量的介入,他最终取得攻占樊城和襄阳的胜利,可能性很大。
其次,丢失荆州的责任,主要也不在关羽。以往不少学者认为,关羽骄傲自大,没有搞好与孙吴的联盟关系,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