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悌留下一封密封好的指令,这种上级的指令,当时被称为“教”。曹操还在信封边上写了四个字:“贼至乃发。”意思是敌人来了才准打开信封。要知道曹操如何对手下的将领,进行遥控性的指挥,眼前就是生动典型的例子。
这年八月,孙权果然亲自出动十万大军,从长江进入巢湖,大举进攻巢湖北岸边不远的合肥城池。于是薛悌与三只老虎一起拆开信封,只见上面写了四句话:“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什么意思呢?如果孙权亲自前来进攻的话,由张、李二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卫城池,薛护军不准参战。薛悌是文职人员,不准他参战很容易理解。三只老虎总要有一只看家,把乐进留下也可以理解。但是,为何要主动出城去打一仗?又为何要派张辽与李典出城去打?这两个问题,不要说后世,就连当时守卫城池的众将官中,也有很多人不明白。孙权号称有十万大军,而我们才区区七千人马,明摆着寡不敌众,主公怎么会下这样的指令呢?我们应当赶紧向主公请求增派援军才对啊!
然而张辽却完全明白了曹操的用意。那么曹操究竟是什么用意呢?张辽又会怎样去体现曹操的用意呢?答案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张辽心思很细,又在曹操手下征战了十七个年头,所以对曹操用兵的深沉考虑,能够充分心领神会。《三国志》卷十七《温恢传》中说,当时一位擅长军事的地方大员,名叫温恢,就对张辽有四个字评语:“素知王意。”可见素来知道魏王曹操的心意,已经成为张辽为人的特点。在他看来,为何要出城去打一仗呢?这是因为,一旦孙权亲自来进攻,带来的军队,肯定比我方要多。以弱对强的态势下,龟缩在城里被动挨打,下场很可能是失败。最好是首先出城打一仗,打出士气,打出威风,然后再退回来坚守,才有旺盛的斗志和充分的信心。因此,第一仗不仅要打,而且还要打好。那么为何要派自己与李典配对呢?张辽就更加清楚了。一是主公要自己起带头作用,而且也相信自己能够起好带头作用。二是李典为人,虽然个性很强,不好相处,但是性格直爽,在国家利益面前,能够服从大局,与自己同心协力。把曹操的用意领会透了,张辽立马采取行动坚决贯彻之。
首先,他把曹操要求出城打一仗的用意,公开向大家说明。看到大家的反应依然畏缩犹豫,他就故意做出愤怒的样子,慷慨表态说:“成败在此一举,如果诸君有所怀疑,我张辽就单独出城去迎战!”这是用激将法来激大家,也是在激李典。
然后,他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