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长安城官宦世家出身,因此大多仍旧留在长安,只有一人被遣往洛阳。
崔容和李玉堂都摇摇头,他们要等承乾帝亲授,关试结束不过几日,还未见宫里有圣旨传出。
杜仲叹道:“时也命也,吏部送了荐贴,举荐我做朝议郎。”
朝议郎是正六品的散官,众人都知道杜仲一心想入太医院,这才选了明经科,他没料到最后是这结果,所以才显得郁闷非常。
闻言张仪苦着脸道:“你好歹算定了,也不知我被会被授往何处。”
与众人不同,他倒十分想离开长安,只是碍于父亲张尚书,估计没什么希望。
说着船上的几人都有些沉默。
关宴之后,这一批的新进士们便要各奔东西了。已被授了官职的,要立刻前往各州县走马上任,而还未授官的,只有留在长安继续满怀忐忑地等待。
崔容心中早有打算,但他无门无路,不知是否能心想事成,因此并没有做声。
“泰安,大伙儿说要一起去大雁塔题名,你们几个可要一起?”不远处的船上,有那日在酒家遇到的进士挥手道。
张仪立刻吵嚷着要去,有些伤感的气氛便一扫而空。
****
授官之事还未尘埃落定,长安城里有姑娘待字闺中的人家就早早打起新科进士的主意。
状元年过三十,满脸络腮胡,家中已有妻室儿女,自然而然被排出在外;其余上至榜眼探花、下至三甲及第者,只要尚无妻室、年纪相当的,都被他们暗中来来回回地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