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他本人兵败欲自杀的狼狈,曾国荃破天京后烧杀淫掠的丑行,以及湘军将领的腐败、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等等。这样一本书,自然在湘军将领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曾国荃大骂道:“亏得王闿运还是熟人,怎么这样胡说八道?”甚至一度想要杀掉王闿运。最后还是曾国荃逼迫王闿运交出了《湘军志》原版,销毁了事,但《湘军志》已经流传开来。曾国荃又另请幕僚王定安撰写《湘军记》,试图消除《湘军志》的影响。但《湘军记》无论是真实性还是文笔都很难和《湘军志》相比,后世有学者称《湘军志》“文笔高朗,为我国近千年来杂史中第一声色文学”。清朝灭亡后,王闿运坚决不剃辫子,成了一名著名的遗老。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图谋复辟,见到王闿运名望很高,便聘他担任国史馆长兼总统顾问。王闿运站在清朝遗老的立场,在国史馆的大门上贴了副门联:“民尤是也,国尤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联中暗藏“民国”、“总统”,关联时局,讽刺辛辣。不久,袁世凯复辟潮中,王闿运托词离任,后病死于家乡。王闿运一生仕途坎坷,确如他写给自己的挽联:“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但其在教育事业上颇有成就,有弟子数千,其中著名的有杨度、夏寿田、廖平、杨锐、刘光第、齐白石、张晃、杨庄等。]
在太平天国的问题上,曾氏兄弟的话不可信是有明证的。曾国荃攻占天京后,忙于抢劫财物,太平天国的首脑一个也没有抓住。天京城破时,天王洪秀全已经服毒自杀而死,但幼天王洪天贵福和忠王李秀成两个最重要的首脑人物却都趁乱逃出了天京。曾国藩报功心切,竟然上奏说太平天国所有悍贼均已经被剿亡,幼天王洪天贵福已经积薪于宫中,举火自焚而死。如此一来,就凸显了曾国藩和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上有无可争议的首功。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曾国藩的奏疏。时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第一个跳出来质疑,认为湘军是在谎报军功,幼天王洪天贵福已经逃到湖州一带。左宗棠出自曾国藩门下,号称“湘中第一幕僚”。昔日曾国藩在靖港大败于太平军,走投无路,几近自杀,湘军也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湖南地方官员已经拟好了奏疏,请求朝廷罢遣湘军,是左宗棠力挽狂澜,用计让曾国藩东山再起,曾国藩由此评价左宗棠说:“才可独当一面。”时人也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但左宗棠为人刚直清高,慷慨激昂,是非分明,疾恶如仇,他从天京出逃难民口中得知幼天王洪天贵福已经顺利逃走后,不顾与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