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之后六年中,曾三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左宗棠自尊心极强,三试不第后,打算“长为农夫没世”,但他的才干却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推崇。名满天下的林则徐曾在长沙与左宗棠彻夜长谈,认定左宗棠是“绝世奇才”,将来“西定新疆”非他莫属,将自己在新疆搜集整理的珍贵资料全部交给了左宗棠保管。太平天国兴起后,左宗棠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初露峥嵘,引起朝野关注。后投入曾国藩幕府。咸丰十一年(1861),左宗棠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当时有个富甲一方的杭州商人胡雪岩,号称“活财神”,曾在左宗棠粮饷短缺时拔刀相助,主动筹集了二十万石粮食。前任浙江巡抚王有龄曾任命胡雪岩办理全省粮饷、军械、漕运等事务。左宗棠上任后,委派胡雪岩担当湘军粮食转运的重任,同时还负责与洋人打交道。胡雪岩出钱组建了一支“常捷军”,聘请法国军官为教练,装备以洋枪洋炮,由勒伯勒东任统领,日意格为帮统,后扩充为中英混合军,配合清兵对太平军作战。很快,靠着这支常捷军的军功,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从此踏入封疆大吏的行列,成为湘军中仅次于曾国藩的第二统帅。但曾国藩九弟曾国荃攻克天京后,曾国藩、左宗棠二人因为幼天王下落一事打嘴仗绝交,从此失和,数年不通往还。左宗棠后出任陕甘总督,过湖北时遇到曾国荃,谈到昔日的绝交。左宗棠强调当日曾国藩有七八分过错,自己也有二三分的责任。难能可贵的是,曾左二人虽然绝交,之后却没有因为个人恩怨而在公事上掣肘对方。左宗棠西征时,曾国藩负责筹饷,始终尽心尽力,且推荐自己最得力的湘军将领刘松山随之西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喜讯传来,曾国藩自叹不如,认为左宗棠的能力天下无二。但西征的胜利又引发了二人新的矛盾。左宗棠平定新疆有功,被誉为民族英雄,清廷拟封左宗棠一等公爵。慈禧太后认为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克复天京,仅获封侯,左宗棠收复新疆,湘军将领刘松山功不可没,而且是曾国藩所派遣,最后决定封左宗棠一等恪靖伯晋二等侯,刻意亚于曾国藩。左宗棠对此愤愤不平,逢人便骂曾国藩。但在曾国藩死后,左宗棠却出人意料地送来了亲手书写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对二人的相交作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太平天国的宝藏如同曾国藩和他一手创建的湘军一样,一直是清廷的心腹大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